以前阳的躲在家里不外出,现在是阴性的人躲在家里瑟瑟发抖。
为了避开这第一波感染很多人想尽了各种奇招妙想,只要有一丝丝可能,全都用上,加倍防护以期可以把病毒隔绝在外。
但是殊不知,很多错误的防护误区,不仅不能够给人们带来健康,反而会适得其反。
口罩的“层层加码”
在大街上经常看见有人戴2层甚至以上的口罩,这才是真正的“层层加码”。
但其实,双层口罩不仅不能带来安全防护,反而会因为两层口罩之间的相互摩擦,很可能造成佩戴移位,会影响口罩的气密性。
在日常的防护中,只要按照自己的脸型大小,佩戴型号合适的口罩即可,这样的口罩可以贴合自己的面部,减少与外界空气的接触,更能增加防护效果。
随时喷洒酒精消毒
现在正值干燥的冬季,尤其在北方,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冬季是极易产生静电的季节。冬季穿的毛衣、羊毛大衣、羽绒服、毛领、手套、帽子等等都是非常容易产生静电的,女生的长发也是静电经常产生的地方,这个时候喷洒酒精是非常危险的。
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这个浓度已经相当高,已经具备极强的可燃性。所以在使用酒精的时候要避免可产生静电的衣物,因为一旦浓度在空气中达到3.5%,衣物的静电就有可能引发燃烧和爆炸,酒精消毒后的衣服不要直接穿到厨房去,酒精更加不能直接接触火源,防止酒精点燃而引发火灾。
给电器表面消毒时,要等待电器冷却之后再擦拭,每次取用后要把容器上盖密封,防止挥发。
直接使用消毒剂
防疫期间不止口罩和酒精卖到脱销,消毒剂也是千金难求的。
但是消毒剂如果不注意使用事项,引发的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消毒剂种类繁多,使用之前一定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按照合适的浓度进行配比。消毒剂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浓度过高会损坏物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浓度过低则起不到消毒的效果。
消毒剂不能直接对人体进行消毒,消毒剂吸入人体会刺激气道导致咳嗽,甚至破坏呼吸道细胞。使用时应戴好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家庭保存消毒剂一定不能使用饮料瓶盛放,而且要放在儿童不能触碰到的地方。
选择消毒剂时注意查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不能使用“三无产品”,更不能自己配制消毒剂使用。
常见的消毒剂使用误区就是两种以上的消毒剂同时使用或者间隔时间过短,消毒剂不止不能混合使用,和洁厕灵之类的清洁物品也需分开使用,要等完全消散之后才可使用另一种清洁剂,否则会导致中毒。
过量喝水
多喝热水是我们所知道的常识性知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饮水过量不止达不到尽快康复的效果,还会引起水中毒。
不论是现在新冠感染还是以往的普通感冒,多喝热水是人们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喝水也需要适可而止,不能无限制的饮水。每天饮水量达到2L左右即可。如果一个普通成年人24小时内饮水量达到3-4L就有可能引起水中毒。
水中毒又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当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水量而引起的症状,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加需要合理控制饮水量。
多喝水指的是多喝温开水,但不建议喝果汁、饮料等代替。电解质水也需谨慎饮用。近日电解质水火起来了,很多人又囤了很多电解质水来代替日常的饮用水。
其实这种做法完全没有必要。
如果生病期间导致食欲不振,汗多、腹泻、呕吐等情况,可以适当饮用电解质水以维持身体所需,但对普通人来说,日常从食物中获得的电解质完全足够身体所需。尤其是患有尿毒症、肾脏疾病、心脏病等人群,更需谨遵医嘱。
提前吃药预防
为了防止感染新冠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消毒等常规方法之外,很多人选择吃药来提前预防。
但是现在并不存在可以提前预防新冠感染的药物,不管是中成药还是其他一些感冒药,都不能达到提前预防新冠的效果。
在本身没有任何症状的前提下,乱用治疗药物来预防感染,会造成药物过量,刺激肠胃,甚至导致肝肾损伤,严重损坏身体。
除了提前服用感冒药和消炎药,提前服用退烧药更加不可取。
有人在刚刚发现体温有上升迹象的时候就着急服药,认为在出露苗头的时候能够及时遏制住。但是体温刚开始升高时是不需要用药的,这个时候做好监测,多休息,多喝水即可。当体温上升到38.5℃以上时,才需适当用退烧药进行降温,切不可因为慌乱而提前用药,频繁用药,导致药量过大而引发安全隐患。
退烧药和感冒药也不能叠加使用,两种感冒药和两种退烧药也不能同时服用。
超量服用维生素C
在感冒药和退烧药卖断货的时候,维生素C也是大家争先购买的一种。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就习惯补充维生素C,以此增强抵抗力。新冠疫情期间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有人会超量服用维生素C,认为可以预防新冠。
但是一个成年人每天所需维生素达到毫克即为合格,即可满足身体所需。如果长期过量补充维生素C,可能会引起消化系统问题,尿道结石,溶血,皮疹等方面的问题。
如果平常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多样化,不挑食,那么日常生活的饮食就可以保证补充到足量的维生素C,例如西兰花、草莓、橙子等都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
“杨康”自后麻痹大意
很多人觉得阳了之后就安全了,所以一下就放松了警惕心。
但是独居的人毕竟是少数,家中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只顾自己身体忽略了家人的健康。
刚刚转阴的时候容易出现复阳的现象,核酸没有彻底转阴,还在临界值附近徘徊波动。但是专家认为“复阳”阶段一般不具备传染性,所以对于家人来说还是相对安全的,但是自己不能大意,还是等身体完全康复为好。
再感染是指人体在前一次感染完全康复后,体内的特异免疫水平降低到一定水平时,再次被病毒入侵,这个时候的感染是非常危险的,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无论是“复阳”还是“再感染”,对家人都是极大的隐患,家中有老人、孩子、孕产妇、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即使自己身体再好,也要万分小心,不要因自己的麻痹大意,给家人带来病痛的困扰,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家人,无论何时都不能放松警惕,以免追悔莫及。
恐慌之下高价囤药
现在各地区的药房基本都被买空了,医院门口的黄牛将美林卖到了元的高价。很多挂心子女的父母忍痛割血。
中国是制药大国,对乙酰氨基酚的年出口量高达5万吨,仅一家企业的对乙酰氨基酚产能就能达到2万吨。而全球生产布洛芬原料药的第一第二大企业都是我国的。
如果不是抢兑药品,盲目大量囤药,药店不会供不应求,现在的情况也不会持续太久,现在各个药房陆陆续续已经开始有少量感冒药和退烧药售卖,到月底,药房的药物供应会恢复。
所以不用产生恐慌情绪,各个药方去囤药,现在最安全的就是自己家里,保护自己挺过第一波,一切都不是难题。
我是谷雨,爱吃瓜的谷雨
您的点赞和评论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