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别人跟我说的故事:
“我这辈子有件特别后悔的事儿,就是中医学晚了。如果我可以早一点儿学习一些中医的基本常识,我爷爷和奶奶可能就可以多活一段时间,或者在活着的时候少受一点儿罪。奶奶是老年痴呆症去世的,后来就完全神志不清了,也不能吃东西,都是挂的营养液,在这里不多说了。说说爷爷吧。对于他的死,我觉得作为家人,我们有很大的责任。
爷爷是个科学家,常年伏案工作,直到八十多岁眼睛看不见了,才彻底放下手中的笔。爷爷后来主要是心脏病和肺病,具体我记不清了,医院。几年后又查出前列腺癌,但也没有开刀,做的是保守治疗。医院请了最好的名老中医给他会诊,开了一些中药,一吃就是好多年,但是非常奇怪的就是效果并不好,最后还是不停的加西药和激素,又因为副作用引发了其他很多病症。我当时就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名老中医会诊出的药方,就没什么用呢?彼时也没有学中医,因此对中药非常不以为然,觉得真是一点儿没用。直到学了中医以后,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那些中药一点儿用都没有了。。。。。。两个原因:医院代煎中药!为什么这么说呢?自打爷爷住院以后,儿女因为很孝顺,医院伙食太差,所以5个孩子轮流给父亲送饭。本来生病的人就要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再加上爷爷都快90的人了,更是脾胃虚弱,没有力量去消化这些肥腻的食物。可是家人因为爱,觉得要增加老人的营养,偏偏费尽心思的做了很多不好消化的营养食物,结果爷爷越吃越不好。总是腹痛腹胀,而且不停的咳嗽,痰不断。另医院代煎的。每次拿去20服,煎一大袋回来,放在冰箱里慢慢喝。要知道,医院煎药不是用砂锅大火小火的细细熬出来的,都是把20服药一股脑的倒进高压锅,煮上个10分钟就倒出来了。首先药性是根本没有完全发挥,其次是药也是有气的,包装在袋子里放冰箱几个礼拜,药气早就散了。这样的药吃下去,怎么可能会有效果呢?!咱们就想想,中午做好的菜放到晚上吃,就完全不是那个味道了,如果放冰箱,第二天味道就更差了。药也是一样的啊!就这样,爷爷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最后的一年,因为食物不消化引发了胰腺炎,疼的他满床滚,痛苦不堪。没办法只好做手术,进了ICU,所有人都以为以他的高龄,肯定出不来了。可是。。。。爷爷因为顽强的求生意志,居然在所有人认为的不可能中,又从ICU回到了病房里。这时,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问题的所在,那么爷爷至少还能多活几年,结果,我们又开始犯同样的错误了。手术后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米粥米粥米粥!大米粥小米粥是最最营养的食物,因为只有这个虚弱的脾胃才能接受。任何肥甘的食物都是对脾胃致命的打击。爷爷因为不能正常饮食,我们就千方百计的把这些油腻的食物打成糊糊,然后从鼻管输入到胃中,真的也算是为了加强营养“不择手段”了。所以爷爷后来肚子胀的鼓鼓的,而且不停的咳嗽,吐痰。他每天要吐几百口痰,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了,因为肉生痰!结果,最终导致爷爷去世的,就是一口痰!凌晨6点,一口痰卡在喉咙,吐不出咽不下,呼吸不畅,抢救无效去世了。。。。。爷爷是我们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儿子辈孙子辈都非常爱他。就是因为爱,所以才会拼尽全力的去照顾,去营养,却因为不懂医理,让爷爷最后的日子那么痛苦。。。。。这是比生病更加让人无法面对的事实。”另一例,是我的发小。她因为宫颈问题,把整个子宫都切除了(这个我们以后可以聊,个人认为西医现在对切除子宫太草率了)。手术后我去看她。她说她手术后,身体异常虚弱,什么都吃不下,一点儿胃口都没有。我看了她的菜谱,惊了。。。。。然后我去找她老公。很多时候,我们照顾病人是为了体现自己对ta的爱,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病人自己的感受。如果ta们不接受,我们还会很强词夺理的说,这是为你好,你必须吃!哎。。。。。爱。。。。。我们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对爱人的爱,有太多的自以为是。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给他们,却很少想到他们会不会喜欢。或者还常常因为他们表现的不那么喜欢,而生气和悲伤。所以,学习了中医,我们可不可以从此换个角度,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父母不想吃那些昂贵的补品,有时候并不是为了给我们省钱,而是他们确实不想吃,吃不下。孩子有时候不想吃那么多鱼虾蟹,并不是对自己的身体不在意,而是他们确实不想吃,吃不下。那到底该怎么对他们好呢?顺着他们的心意,就是最好。心情好其实是我们能给予爱的人最好的礼物。如果真的要落实到食物,那我就推荐小米粥,大米粥,南瓜、红薯、山药。这些食物都特别养胃补脾,长期吃赛过人参,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强。尤其是对那些大病过后,老年人,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只有米粥才是最好的补品。米粥是什么,是中国老祖宗给后代留下的最根本的东西。那么多食物可以饱腹,为什么偏偏中国人的主食就是米饭米粥?!这是智慧,是经过千百万次尝试后的智慧,丢弃的人都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