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号老钮
不理解父亲,似乎是我们的通病。
朱自清的《背影》里,“我”认为父亲做事不漂亮,肖复兴的《召唤》里,“我”和父亲划清界限。
你还记得上次跟父亲好好说话是什么时候吗?
父亲的经历
父亲是江苏兴化人,生于年,于年去世。
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人是不是都喜欢闯荡,肖复兴说他的父亲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闯荡。
我的父亲也是一样,他早早就离开家,再也没有回去。
我依稀记得父亲离家的原因,他说他的祖母对他母亲不好,不知道做了什么,非要让她长时间待在一间黑屋子里,结果,她的眼睛就看不见了。
可是祖母这样的做法没有人觉得不对,没有人反对。
父亲在那样的家里待不下去,他是最小的儿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抛下家庭,出走了。
父亲没有正式上过学,但是他在家里从小就写毛笔字,练算盘。他靠着这两项能力,在单位做财务工作,后来又做了一个小主管。
父亲跟母亲是别人介绍认识的,那时候父亲年纪已经不小了。我出生时,父亲已经四十九岁,我哥已经八岁。
父亲的性格
我印象中的父亲很胆小。
肖复兴说他的父亲“树上掉片树叶都要躲着,生怕砸着自己的脑袋”,这样说很夸张,不过我的父亲也是一样。
父亲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为人处事呢,好像处处都是像在讨好别人一样,生怕得罪了身边的人。
电视机事件
我家住的大院挨着淮河大坝,那时候大院后面还没有搭建那么多房子,站在窗口就能看到大坝。
我家没有电视,我哥没事就喜欢就喜欢趴在窗户上看大坝。
后面那栋楼有一户人家有电视机的。有一天那家电视机被偷走,他家人找到我父母,说我哥天天趴在窗口往他家看,就是看上了他家的电视机,想找机会偷走。
父亲弯腰鞠躬给他们道歉,还要把我哥送去派出所。
我妈说,我哥才十二岁,怎么可能搬动电视机。她让那家拿出证据来,拿不出证据就滚。
那家灰溜溜地走了,母亲把父亲教训一顿。
花皮筋事件
父亲不许我穿花衣服,不许我扎辫子。我看到别的女同学穿的花裙子和头上漂亮的皮筋很羡慕。
有一次放学,我在地上发现一根花皮筋,就捡回家玩。
父亲下班回家看到了花皮筋,问我哪来的。
我说捡的。父亲问从哪捡的,是不是偷偷拿别人的?
我说我没事偷人家皮筋干什么。
父亲不依不饶,非让我从哪捡的再放过去。
当时天都已经黑了,我还跑到学校门口去放一根皮筋吗?
我不去,父亲就非常生气。他拿了一把剪刀把皮筋剪断,扔进垃圾桶。
救济金事件
父亲在单位里面负责财务相关的工作,困难职工可以申请救济金。
有人去父亲那里写报告申请救济金,好像是他家里有人生病了,急着用钱。但是那天领导不在,不能批救济金。父亲就把自己的钱掏给他了。
肉票事件
有一次母亲跟父亲吵架,因为她让父亲把肉票给她,她要给我们买肉吃了我们已经一个月没吃肉了。
父亲拿不出来,因为父亲把肉票借给了邻居。说是借,其实就是给人家了。
母亲一边说一边哭:“孩子都一个月没吃肉了,你把肉票给人家,有没有想过孩子?”
母亲又提到另一件事。对门大哥家做饭炉子灭了,找我们家借带火的煤球。
母亲说,等一我们家再烧起一块煤球,再给你。父亲直接就夹着带火的煤球给人家了,我们家炉子就灭了嘛,父亲就弯腰生火。
“你那么大年纪了,弯着腰生半天火,对门连一块生碳都不给我们。”
我始终不明白,听母亲口中说的父亲年轻时候那么敢想敢干,怎么我看到的却不是那样呢?
后来我才从母亲那里知道,父亲因为一直性子都直。他看领导做事不顺眼,就提意见。那时候正是特殊时期,他就被批·斗了。
我们知道那种批·斗给人带来的伤害是很深的,身体上的伤害倒是其次,主要是精神上的伤害。
父亲渐渐地就不敢说话,一切他认为会给自己和我们带来伤害的事,他都不做,也不许我们做。比如不让我穿花衣服,扎辫子。
他对身边每一个人都好,因为怕别人说他不好,然后又会找理由对付他。
所以,我们家分配的房子是一层楼里最小的,还西晒。别人一家三口人住40㎡的房子,我们家四口人住20㎡的房。
离家的父亲特别想家
父亲很早就离开家,爷爷奶奶都是由我的大伯和大妈照顾的,他们去世父亲都没有回去,因为正在挨批。丧事也是大伯和大妈操办的。
父亲觉得是大伯大妈替他尽到了自己的那一份责任,非常感谢他们。为了表示他的感谢,他把自己每个月的工资都寄给大伯大妈。
父亲没有考虑到,他这样做,对我们这个家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尤其是母亲。
母亲得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四口人,有时候老家的亲戚还要来借钱。我们家生活就更难了。
我佩服的父亲
你把孩子照顾好就行
父亲对母亲说:“你照顾好孩子就行。”
父亲真的说到做到,他不需要母亲为他做什么。母亲只要照顾我哥和我。父亲的衣服都是自己洗,有袜子什么的破了,也是自己补。
除此之外,父亲做饭也很好。父亲的拿手菜是红烧狮子头,还有家里蒸馍,包包子,包粽子这些活都是父亲,因为母亲不会。
自学成才
父亲写得一笔好毛笔字,我小时候每天都能看到父亲练字。
他为了节省纸墨,都是用清水在旧报纸上写,等晾干了以后还可以接着写。
父亲几乎把他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写毛笔字上,他去世之后,我们整理他的东西,发现柜子里有不少毛笔、宣纸、墨汁,都是新的。
父亲的毛笔字在市里和省里都经常获奖,他的字在他们整个这个系统里面也是非常有名的。
可惜我虽然从小就练字,却没有练出像父亲那样的好字。
父亲非常喜欢读书,家里有很多父亲的书。唐诗宋词是少不了的,还有其他的《汉魏南北朝诗选》、《左传》、《史记》……
父亲喜欢给我讲一些他读的书里的内容,可是我那时候觉得那都是些老古董,根本不想听。
父亲的孩子气
有人说,男人永远像长不大的孩子。
我在父亲身上也发现这一点。
他非常喜欢吃肉,我们家很少吃肉,要是烧一次红烧肉,父亲能吃得下巴上都是油。
我们家原来从来不烧排骨,因为父亲觉得那东西那么贵,还有一半是要给狗吃的骨头,不划算。
我初二那年父亲得了胆结石做手术,母亲陪护,中午回家做饭,医院的饭又贵又不好吃。
手术后大概四天的样子吧,刚刚拆线,母医院,发现父亲不见了。病友说父亲出去了,医院找一圈也没有找到。
后来父亲自己回去了,医院跑出去吃那个红烧狮子头去了。
那时候我们这里的公交车还没有那么便捷,医院到饭店没有直达车,走过去得二十分钟。父亲就捂着肚子来回两趟,为了吃红烧狮子头。
母亲把他好好数落了一番。
我觉得我挺能理解父亲的。父亲因为胆结石很长时间不能吃油腻的东西,他本来又喜欢吃肉,平时也很少吃肉。手术过后母亲天天就是给他煮点面条、稀饭、馒头这些东西,一点油水没有。
礼物
我考上重点中学的时候,父亲送给我一块电子表。这是我根本就没有想到的。
我工作后给父亲买了一双棉拖鞋,还有一顶鸭舌帽。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送给父亲礼物,之后他就去世了。
那时是父亲的生日,父亲从来没有穿过棉拖鞋,在家都是穿的烂棉鞋。他穿上棉拖鞋以后,很高兴。
那顶鸭舌帽父亲没怎么戴过,去世后,母亲把它戴着父亲的头上一起火化了。
我送给父亲的礼物只有这两样,我曾经因为没有能给父亲买更好的礼物而后悔,现在我才知道送给父亲最好的礼物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