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国智慧于丹文化论坛摘录

感悟中国智慧——于丹文化论坛摘录

关于炎帝文化

5月28日,在炎帝神农故里举行了隆重庄严的祭祖仪式,可以说这不是随州的仪式,也不是湖北的仪式,而是全球华人的仪式。在一个喧嚣浮躁的时期里,“返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我们已离先人之源越走越远,逐步迷失在一片都市繁华当中。中国农耕文明从炎帝神农算起已超过5千年,久远的农业文明主导着我们的思惟、立法、生活习惯与我们的价值态度。近两个世纪兴起的都市化进程,让我们享受了水泥丛林里的发达文明,也同时丢失了土地中带来的踏实的托付。离我们的古圣先贤如此之近,这是作为随州百姓的福分。在离我们先人如此亲近的地方,文化变成了一种生活的感悟。我来随州,更多的是以炎黄子孙的身份来感悟、参拜、绵延炎帝神农文化。今天,我们可以历数的炎帝神农八大历史功绩,无一不是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炎帝神农的伟大之处在于将我们从原始游牧民族带到农耕的文明社会,漫长的历史时空中,通过自己的探索逐步发明了文明中需要的点点滴滴朴实的根据,发明了耒耜,种植五谷;以火烧山,发明熟食……让我们从一个纯消费社会走入创造性社会,这是巨大的转型。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是在长时间的生活中积累完成的。今天,我们祭拜炎帝神农的时候会想到甚么呢?如今是繁华的时期,却有更多的困惑。在炎帝神农发明创造的时期中,人的生存与安定是最大的梦想,自然健康、不受自然风雨灾害和野兽的威逼、让寿命更长些、让生命更稳定一些,这就是理想。在那个时期人没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有奢望,没有奢望的生活是简单朴素的。在炎帝神农时期,虽然礼仪不发达,但人与人之间存有恭敬与悲悯,由于大家活下来都不容易,彼此有担待有帮助。

关于随州

我在随州很感慨,不知道各位朋友自己是否是有这样的感觉。随州有巍峨的大洪山,往城里面一走,涢水、氵厥水等一道道的水系、河流都在身旁。一座有山有水的城市,对我们来讲很奢侈。我一直相信,山是一座城市的肺,由于它给城市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水是一座城市的心,由于它碧波荡漾,我们心里很多的感受映照其中。所以,随州这个城市的幸福,不但仅是有炎帝神农,还有这样美丽的山水让我们亲历其中。有山、有水、有根,这儿多好啊,中华民族的根在这里,美丽的山水就在身旁。道家的东西,随州人应当比别的地方有更深入的体会,就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共来往”。这句话说得多好,天地是有精神的。你去看看大洪山的金顶,看看那样的流云浩荡、长风送怀,你去看看一条一条水系,那样的一种波涛汹涌,那样的一种柔波荡漾,所有的这一切不都是天地的精神流淌吗?如果一个城市就剩下高楼大厦、立交桥,是没有趣味的。在炎帝神农的故里,在山清水秀的随州,中国文化能给我们今天社会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我觉得,每一个中国人只要你愿意,都会觉得圣贤离我们丝毫不远,所谓“道不远人”,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亲近我们。

关于人生感悟

所谓“仁爱”,孔子说了操作性的5条原则,叫“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这两条说的是我们做人的基本修养;“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这是我们做事的基本方法;“惠则足以使人”,这是我们做官的基本态度。怎样做人,要恭敬,要宽容;怎样做事,要取信,要敏锐;怎样做官,用恩惠之心去维系每一个下属人心。在中国民间,百姓解字中有个通俗的解释方法,即“2人成仁”,“仁爱”则为两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一个领导不管领带多大的团队,在社会上和多少人打交道,人的一生中打交道最多的关系是两两关系。仁爱其实不需要多大的理想领导大众,而是对身旁的人、身旁的事马上就做,处理好两两之间的关系,就为“2人成仁”。人们要学会放下,当人把所有事情放下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磨擦就变少了,对自己也有好处,不至于招来更多的侮辱,恭敬地面对生命。我们的生活中都会遭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关键是在遭受失败那一刻,不要轻易告知自己——这就是结果。只要有明天白癜风该如何治疗,事情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转机和变化。世界上没有废物可言,所谓废物,只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好领导,就是把他人眼中的“废物”,将他能够改变的地方使用成为财富,这叫做玉成;差领导,就是把大家公认的“财富”总是放错地方,这辈子也终究让他自己也成为了“废物”。作为领导,能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在于奖金嘉奖人的当下,而在于给他一个发展空间,许他一个未来。面对各种角色难以平衡的时候,《论语》为每件事做了一个底线,即“忠、信、习”,职业角色要效忠、伦理角色要取信、自我角色要学习,这就为底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moc.com/wazlyy/7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