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先生今年53岁
长期有左侧腰痛的症状
却一直没有做过详细体检
考虑到之前曾有左肾切开取结石的病史
终于在家人的劝说下
来到广医三院做了一次全身体检
真是不检不知道
一检吓一跳
检查发现封先生的左肾已经萎缩变小
里面有多发铸型结石
左输尿管中段也多发结石
甚至有一条长约6厘米的“石街”……
更让他震惊的是
进一步做肾脏的核素扫描后显示
左肾已基本没有功能了!
只能靠右肾担负起
滤过和排泄全身“垃圾”的任务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
功能性独肾
(FunctionalSolitaryKidney)
但麻烦的是
现在这个“独自承担工作”的右肾
情况也不太妙
医生通过CT发现右侧肾里见到
一颗直径0.5厘米大小的结石
和一颗直径超过3厘米的结石!
右肾铸型结石
这就是那颗“小地雷”
01
雪上加霜!
左肾萎缩失去功能,右肾又长结石了
广医三院泌尿外科邹自灏副主任医师介绍,泌尿系结石其实是一类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广东是结石病的高发区。
而封先生不仅遭遇了“结石”
还患上了功能性独肾
等于雪上加霜
孤立肾由于没有了对侧肾的帮忙,也就是说以前是两个和尚抬水喝,现在是一个和尚挑水喝,流经该肾脏局部的血液中的结石成份浓度相对较高,发生结石和梗阻的机会也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一旦肾脏的尿液排泄受结石堵塞,很容易造成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
02
双镜联合手术巧摘石
免去开刀烦恼
那么,这个棘手的问题该怎么处理为好呢?
邹自灏主任仔细阅读了封先生的各种影像学资料,并结合封先生的肾功能情况,确认他的右肾功能已经受到损害了,所以要尽快手术清除右侧功能性独肾的结石,解除梗阻,恢复右侧肾的功能。
经过全科讨论,邹主任决定采用“俯卧分开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的“双镜”方案进行手术。
邹主任提到,封先生肾脏结石大于2cm,首选的手术方式就是经皮肾镜取石术,虽然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已清除了绝大部分的结石,但还是很难通过一个取石通道取清,特别是那一颗躲在角落里的0.5cm的小结石。
如果为了那颗小结石而再穿刺建立一个取石通道的话,对这个珍贵的独肾来说真是雪上加霜,于是决定用“双镜”方式,加入输尿管软镜来配合操作手术。
▲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
邹主任选用了一个直径小于3mm的非常纤细柔软的输尿管软镜,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到达封先生的右侧孤立肾的肾盂内,利用输尿管软镜前端的弯曲度进行了细致地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埋在封先生体内的这枚“小地雷”,于是通过置入取石网篮,把结石顺利掏了出来。再由经皮肾镜通道取出。
手术结束后封先生康复顺利,出院回家了。
03
清除彻底、损伤更小
取石新技术了解一下
这种手术方式免去了病人开刀的烦恼。
以往对于肾结石的外科治疗,通常采用开刀手术的方法,需要在腰背侧切开一个约10cm的大口子,并把肾脏切开,才能将结石取出,手术的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时间长,并且一旦结石再复发,后续的手术治疗将十分困难。
而这一次,通过病人的尿道-膀胱-输尿管-肾这一人体自然通道来实施无创手术,无创伤,恢复也更快。
这也是肾结石的外科治疗的新趋势,从开刀手术,已逐步转变为内窥镜为主的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时代。
对于肾结石,可以采用经腰背侧打孔的肾镜手术,或经人体自然通道的输尿管软镜手术,而把这两种手术完美的结合起来,能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结石清除率,避免了多通道穿刺对肾脏造成可能的伤害,减少了二次手术的机率,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邹自灏主任提醒:“在治疗结石解除泌尿系梗阻的同时,我们还需注意结石是一种复发性的疾病,据统计,尿路结石10年复发率在10%以上,而草酸钙与磷酸钙混合结石的复发率可达40%以上。对手术取出的结石都应进行成份分析,以便针对不同成分的结石,进行不同的饮食结构调整和药物治疗,预防结石的复发。”
文/图:广医三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