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患者究竟能不能补钙?
能补钙。
钙对于草酸钙过饱和的作用与草酸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它能在肠道中与草酸结合而形成难吸收性的草酸钙复合物,而减少草酸的吸收。所以,建议给予钙来预防结石的形成。
但是推荐高钙饮食而非服用钙剂来预防结石,如富含钙的奶,且高钙饮食要结合多饮水、钾、镁和磷酸盐才会起作用,否则只会增加产生结石的危险性。
草酸钙是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以草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结石,治愈后复发率高达80%,除了科学补钙,还有哪些饮食策略能帮助降低复发率呢?
1.大量的液体摄入
既能使尿草酸排泄量增加,又能减少草酸的过饱和,实验证明尿量与结石的复发呈负相关,建议每日饮水2L(相当于4瓶纯净水)。
2.纤维素的摄入
纤维素的摄入能促进尿结石的发病率降低,主要是因为:①胃内草酸钙吸收减少。②肠道转运时间缩短。③肠道内环境的改变。④激素应答变化。⑤高纤维素食物产生的热量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草酸钙和尿酸分泌减少,从而抑制结石形成。所以食用纤维素是有益的,但要注意的是纤维素食物中草酸的含量。
3.限制草酸的摄入
虽然尿草酸只有10%~15%是来源于食物,但减少食物中的草酸量对于减少一水草酸钙形成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肠源性的草酸钙尿极为有效。在正常饮食(草酸摄入2mmold)时食物中草酸和尿草酸量关系不大,但当草酸钙摄入量较多时,关系就明显了。
有研究观察,低草酸和低钙的饮食5年,结石的年发病率从3.1%降到1.1%。因而应避免食用草酸丰富的食物,如巧克力。许多物质会影响草酸的吸收,如食物中的钙等,建议结合这些方式,如减少和动物蛋白的摄入来抑制肠源性草酸的吸收。
4.减少动物蛋白质的摄入
过多的蛋白质摄入能增加尿中草酸和钙的排泄,并减少尿枸橼酸的分泌,降低尿pH,而使其成为结石的危险因素之一。
5.限制盐和糖的摄入
高盐和糖饮食会使尿钙增加,并减少枸橼酸的分泌,从而使结石发病率上升。
药物对结石的预防作用
1.噻嗪类药物
注射噻嗪类药物后,能使尿钙下降20%~30%,即使是草酸正常的患者,噻嗪类药物也能减轻尿钙。它的不良反应是导致血钙正常的甲状旁腺亢进的漏诊,加重糖尿病、痛风和勃起功能障碍,导致30%~50%的人不能耐受,治疗期间要经常监测钙、钾等离子及尿糖等。对于Ⅰ型吸收性高尿钙患者比较有效。
2.枸橼酸盐
枸橼酸钾镁合剂的作用:①碱化尿液和补充钾镁,增加尿枸橼酸盐,使草酸钙合成减少。②抑制成核。③提高尿pH值。④抑制大分子活性,增加尿骨桥蛋白(一种强有力的草酸钙晶体生成抑制剂)。⑤减少草酸钙晶体的聚集,同时降低尿酸的过饱和。虽然枸橼酸盐对于减少尿结石复发有明显意义,但枸橼酸钾有一些副作用,如腹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疲劳失眠和全身麻痹,有48%的患者不能耐受。
3.镁
补充镁以后尿枸橼酸的分泌增加,提示镁通过作用枸橼酸的代谢而抑制成石。实验证明,镁相当于20%的尿结石抑制物活性,高水平的尿镁能减少结石的复发。
4.维生素B6
维生素B6的存在可使大部分乙醛酸转化为甘氨酸,而大大减少草酸的生成。实验观察到,大剂量(4mgd)服用维生素B6能减少女性结石发病率。故建议使用维生素B6防治结石。
5.草酸降解酶
草酸降解酶,是一种可以高效、专一降解草酸的生物酶。食物中的草酸在胃中随着食物的消化被释放出来,经草酸降解酶降解,不被人体吸收,不会排泄到尿液中,防止尿液中的草酸盐结晶生成尿路结石。
目前人们已经找到具有高稳定性、高活力、高底物亲和力的草酸降解酶,能有效降低尿液中有害成分浓度,清除尿液中的结晶,改善肾脏健康,防止肾结石的形成。经过临床验证对人体有效且无任何副作用,兼具预防与治疗功效。
对于草酸钙结石的预防策略是饮食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合理的饮食对预防尿路结石复发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