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医物理学卡尔海因斯middo

卡尔-海因斯·睿博

物理学家,教授,德国天能生命科学院院长。研究内容主要是将俄罗斯宇航医学于至年期间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部分西医领域的方法、电子物理检测和症疗系统相结合,进一步研发治疗身心疾病的对策方案。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该全息方案TransculturalGlobalHealing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分析诊疗系统Vital-scanning得以首次向世人展示,获得一致好评。

◎《羲黄医学密码》理论延伸篇◎中医物理学(文本节选自《年陆家嘴国际大学堂年刊》)文本推荐:石熠如何理解新中医?

新中医是一种传承古中医哲学思维,有牢固哲学与理论基础,又能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能让普通人听得懂,看的明白的医学。是比目前的主流西医涉及得更全面、更简单、更能被理解、费用更低廉的一门医学。西医的字典里有超过三万种以上的疾病,如果我学习和研究得没错的话,这些内容在传统中医学中找不到。其实这世上本没有疾病一说,这一点也得到了物理学的验证。

举例而言,如果人体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这些物质不可能生病。因为原子从来不生病。原子一直存在,有自己的能量和空间。分子在其结构中会受到电磁场或能量干扰,出现结构变形。所以,新中医的认知出发点是,没有疾病和健康的概念,只有受到各种情况影响的不同状态。我们可以分析各种状况,排除掉干扰人的生理自律的干扰源,让人体的能量调节又恢复到动态平衡中,并自我感觉良好。

面向未来,和其他的医学比,这是天壤地别的变化。这种新中医实践的是大道至简,不会再像过往的其他医学那样,那么复杂难懂。我们根本不需要14万种不同的药物来对付我们不知道原因的症状。而是可以采取针灸、推拿、呼吸训练、运动,简单的草药,并多实践让自己开心的事。开心喜悦是特别补充人体能量的行为。能量缺乏来自悲伤和负面的情绪及误解。

但中医学在中国的现状基本上还是大家努力去研读古籍,想要去诠释古人写的东西。如果我无法把特定的功能和描述与当今的认知和知识背景及思考方式结合起来,比如说,什么是“气”?什么是能量?什么是能量过程?这就会是极端复杂难做的事。中医学的认知与现代物理学特别接近,但是需要用现代人能懂的语言进行改写,并考虑到今日环境变化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我为何在研究中整合了中医的原因。因为,中国古人的文字,今天的中国人自己都看不懂。所以新中医就是在不改变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的语言重新与时俱进地让中医成为我们当下时代的大众医学。

我的理解是,即使对我而言,中医学也很难看懂。我总是说,早年,我做的最蠢的一件事是,我买了《易经》来看,当然没能看懂。这书很难被看懂。当然,今天我已经懂一些了,可当初是我犯的一个错误。我买的第二本书是《黄帝内经》,这书里有很多智慧的内容,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如果我今天阅读或实践《黄帝内经》里讲的内容,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重要的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中的智慧教诲。我觉得,如果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没法都读过的话,至少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一下第一篇。所有的智慧都写在第一篇《上古天真论》里了,什么是真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没有比这更简单的表述了。如果有人生病了,或觉得有病,那他就是没有避开各种让自己生病的因素(即虚邪贼风),非常简单。这本书在后面的章节里详细写到,因为何种原因造成何种生理失调,或当人的行为有偏颇时,哪些症状会固化。

让我最惊讶的是,五千多年前,这些都已经写在《黄帝内经》里了。那个时候,“黄帝”已经向他的御医“岐伯”提出了这样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实世异耶?”我问自己,等一下,往前回推五千年,然后再前推五千年,那就已经是一万年了。我们看到,《黄帝内经》里的主题在今天依然极具时效性。我可以今天提出同样的问题,为何为何(后面可照抄第一篇引用原文)……

今天的问题是,人寿命所谓长了很多,大家会联系到西医学。西医学总说因为医学的原因,人的寿命变长,但是是以何种的代价啊!如果我今天回看周围的人群,很多和我一同入学的同学们,今天已经不在了。在同学聚会时,我有时会问,早年和我一起读书的伙伴们都去哪了。也就是说,今天的人,生病的年龄已经提前了,疾病的症状在三十岁、四十岁的人身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五十五岁的德国人已经被迫提前退休了,因为他们已经病得无法再工作(注:德国人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7周岁)。然后,他们会被化学的物品、药物终身维持这样的状态。

中国今天也在思考,怎么来对待老年人。让他们都去养老院吗?我总说,这个将会是一个巨大的任务。我在01年,在北京的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上曾有相关主题发言,我的主题是:长寿并保持健康。人活着最好的状态是,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最后仍然能保持健康,在一百二十岁的时候,伴随着最后一口呼吸离世前,都能够生活自理。可以自己烧饭吃,自己做主做什么,而不是在床上干等着,直到别人过来帮你翻一下床。或者类似的情境,即活是活着,但不是作为人而活着。

所以,我今天对新中医的理解是,借助我们多年总结累积的认知,好在中间还夹了一个所谓的西医,该医学啥也没做,只是以其所谓的“科学解释”,最终让人类觉醒,发问自己,应该回望历史,看看古时候是怎样的。那时候有哪些经验?也就是说,从这种意义来看,《黄帝内经?素问》不是科学,而是智慧之学。通过不同的章节呈现,直到最后的第八十一篇。我总说,有意思的是第七十七篇《疏五过论篇》和第七十八篇《徽四失论篇》,里面写到了医生会容易犯的错误。充满了智慧的描述,不受时代的限制。也就是说,我们不必创造新的医学,而是必须做些工作,使得每个人都能读懂古人的医学。这门医学没有那么复杂,它有太多的智慧在里面,每个人都可以各取所用。

如果我今天观望未来,新医学该带给人类什么呢,我把它也称为信息能量医学,也就是说如果我有足够的信息储备,我就能节省地使用能量,可以有意识地和能量互动。如果我没有(获知)信息,我就会肆意损耗我的能量(而不自知)。所以说,我理解的新中医是,借助今日人类对物理学的新认知、检测技术的辅助,把以前看不见的事物变得可视觉化,例如经络、气等。这些概念一直被认为是神神叨叨的东西,很多人会不相信,会说那个说话的人说的是我不能理解的事物。我们今天可以把这些变为看得见。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必须要从学校开始抓起,不是教授医学,而是传授生命哲学。我如何设计我的人生?我如何构建我的健康生命?我想要什么?我要往哪里去?我可以为此做什么?

我在中国的这些年,我看到在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里普遍存在的一个错误。我很好奇地想知道,那些教授们都在研究什么?如果他们整天就只是研究古籍,研究古书中字的写法,来辨证古人可能那个字还有其他的表意。我认为,这些都好无聊。他们应该做的是,如何从这种知识出发,在此基础上创建新的知识学问。使用一种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如果我读一本德语的古书,或者几千年前古希腊的书,我也看不懂。因为当时的语言不通,也不能保证没有拼写错误。即使是德国的大学问家,甚至是爱因斯坦,他们的文字里也充满了拼写错误,还有德国大文豪歌德、席勒等,从今天的角度看,书里也是有错误的。但是,重点不是这些错误,重点是内容。我必须理解内容。我当然需要用今日的认知进行实践的引导。

我想说,我一直还是很迷我最喜欢的哲学书,老子的《道德经》,我觉得写得太棒了。老子在第一章里写到的内容,今天的量子物理学才刚研究到。老子说一切都始于无。道生一,一生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以太极为基础,生化出无穷的万物。就这么简单。只是我们一直不相信。因为没有人可以描述“无”。今天,量子物理学家说,“无”真的存在。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无”了,这个概念老子在五千年前就已经说过了。

我再选一句老子的话,供大家思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第一次看到时,觉得哎,这是什么话呀。对天地而言,人就像是一个草扎的狗,用于祭祀。这句话里又充满了太多的智慧。我们人是天地间的产物,我们的生命依赖于地球。而我们目前对待地球的态度真的是在极度消耗作践地球。我们完全不为后代考虑。我们竟然不明白,我们破坏糟蹋的是,宇宙千百万年进化而来,才得以让我们可以生存的环境。我想问,大家都还是正常人吗?我们今天的社会是过度发展消费的社会,每个人都想要一切,大家还嫌不够贵,会投资购买一切。

可是,如果有人来找我,我说(此处只是举例而已),一小时的咨询时间需要块人民币,然后中国人也会问,这个费用医保报销吗?如果我说,不报销。对方就会说,那算了,我不咨询了。这些行为对我而言,我完全不能理解。我会自问,我们到底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当然,我自己把这一切都简单化了。我没有为我的健康花一分钱,最多就是好玩地试一下。因为我对自己说,这一切你自己就能搞定。我从小到大,就不看西医。几乎不吃药。非要吃的话,也是很小一段时间,这让我进行了更多的反思。如果我今天去德国做体检,医生会问我,平时吃什么药。我说,啥药?医生会说,您都73岁了,您总应该吃点药才对,针对血糖啊,降血压之类的药。我笑死了,就说,我不吃药,我不需要吃药。这些他们当然都无法理解。但是,人真的可以自己搞定健康,这当然和强化意识有关,需要学习。但这些都特别简单。我们只需要回到本源,让每个人都能理解。

所以,我今天也有点懂《易经》了。每时每刻,事情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和结果。Ok,有时候,我看待一件事,用游戏的心态。如果只考虑统计学的层面,物理学或量子物理学中讲的概率总是一半对一半。这个特别好。我们常常忘了。但中国人记得并记录在册。我们常常只看到好的一面,喜悦的一面,但是事物的另一面同样属于这个整体。这个常常被大家忘了。因为我有这样独立思考的能力,糟糕的信息也不会把我打垮。我会知道,我需要这些(糟糕的经历),这样新的事物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

1◎《羲黄医学密码》理论延伸篇◎对中医物理学的理解

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

在西方医学流入中国后,相对于西医的称谓,出现了中医。中医自从出现以来,始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什么是中医呢,也就是说中医的定义是什么?没有人能够给中医下一个定义。西医通过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化学等知识来认知疾病,认知人体,认知自然。中医也是中国人对疾病、对人、对自然的独特认识,这种认识包含着中国的哲学思想。

然而,从西医进入中国的那一刻起,就出现了关于“中医是否科学”之争,并引发了中医存废之争和中医如何发展之争。“废止中医论者”往往从中医不科学这一前提出发,进而得出了废除中医这一结论。所以,究竟如何看待中医的科学性是关系到中医发展前途的大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中医往往有神奇的效果,这点西医往往不及。但是,医生吗更习惯于用西医的知识来看病,因为,体征检查、生化检查、B超和X光影像检查,让我们对疾病很快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中医的望、闻、问、切,往往使我很难一下子诊断。从这一点上看,西医似乎比中医根据科学性。

但是,另一个现象又使我们感到迷惑。

西医真的能够治愈所有疾病吗?除了外伤急诊抢救,和细菌外侵抗生素杀菌外,9%的疾病无法根治,最终变成慢病。高血压患者若不服用药物,其血压就会上升;糖尿病患者不服用药物或不使用胰岛素,其血糖无法控制;胆结石病人切除胆然后,其还会有肝管结石和胆管结石的可能,因为,胆汁是由肝脏产生;心脏血管梗阻,需要搭桥手术或放支架,其实,并没有治愈心脏疾患,等等。西医的科学性一目了然,但,它真的认知疾病,认知人体吗?

中医是科学。

西方物理学经过百年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凝聚态(固态和液态)物理学、粒子物理学(高能物理)等等。虽然物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阔,但从它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它们都拥有一个共性:即通过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来达到认识自然现象的成因这一根本目的。如经典力学通过研究通常尺寸的物体在受力下的形变,以及速度远低于光速的运动过程,以寻找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又如热学是通过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时的有关性质和规律,以理解自然界的冷热现象。从以上对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发展的认识出发,我们不难得出以下三点:

第一,判断一门学科或者研究是否具有自然科学属性,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即是否通过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研究以认识自然现象的成因和规律。中医的经典论著,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无不是通过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防治规律等,以认识人的生、老、病、死的规律。如《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就论述了生长规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素问·至真要大论》则讨论了十九条病因病机。虽然认识方式和西方医学不同,但是研究对象和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中医完全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第二,自然科学本身是不断动态发展的,是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科学并不等于正确。而许多认为中医不科学的人们,往往把科学等价于正确。这两者显然是不同的,从西方物理学的发展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这一点。正确一般是指符合事物客观规律,或者说“真理”的属性。而科学反映的是追求“真理”的这一过程,西方自然科学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在当时认为是“正确”,而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理论。如曾统治人们头脑长达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该理论认为“落体的速度与其重力成正比”;又如著名物理学家费米于年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发现了第93号元素,然而此后的实验证实他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也曾指出越是前沿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所以盲目的以一个理论是否正确来判断其是否科学,甚至进而得出是否要废止这个理论是荒谬并且非常不利于学科发展的。

第三,是否可被证实或证伪也不能作为判断中医是否科学的论据。持这部分批判中医观点的人认为中医无法像西方自然科学那样可通过实验证明某一学说或思想的正确性或者错误性。但是以一个理论能否被实验得到验证,进而来判断是否科学,同样是非常草率的,两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的确,西方的自然科学之所以能被广泛接受,很大程度是因为其中不少学说可通过实验验证,并且这样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和可被推广性。比如有个斜坡,有个已知质量的模型小车,初中生就可以体会到牛顿第二定律f=ma的正确性,并可以将其推广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学说”而非全部,而且有趣的是有相当多的我们目前看来是经典的学说在当时是无法被实验验证或者证伪的。也就是说这样的“可被重复”是需要条件的,西方科学比如物理学的发展并非所有的观点、理论都能被实验重复的,大量的情况是先有观点或理论,但在某一阶段并无法直接通过实验证实或证伪。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技术还不够发达,无法验证或支持某一学说;另一方面与进行研究的人的科学素养、理论水平有关,即使依赖同样的设备和技术,不同的人也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样的案例大量见诸于物理学。如关于原子的结构,早期人们一直沿用汤姆孙(J.J.Thomson)提出的“布丁蛋糕”模型,而这一模型在很长时间也未被其他实验验证或者推翻,直到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设计了一个被认为是非常经典的α粒子散射实验,才推翻了汤姆孙模型,进而提出了新的更符合客观规律的“核式结构”模型;类似的电子的波粒二象性也是首先被德布罗意(LouisVictordeBro—glie)提出的,而这一理论在当时也难以被古典物理学家接受。根据人们容易理解的方式,一个物质要么就是具备粒子的特性,比如可以通过牛顿的经典力学方程描述,要么就是拥有波的特质,像声波、光波那样。怎么会同时拥有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呢?直到实验技术的进步和实验物理学家的努力,人们通过随后的电子衍射实验逐步证实了原来被认为是粒子的电子具有波动性的一面,从而渐渐使该理论得到了支持,并奠定了现代量子力学理论。从以上对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简单讨论可看出,它的发展有一部分是实验与学说并进;另一部分则是先有学说或者说是假设,后被实验验证。但以上两方面是共同被归纳为西方的自然科学体系的。而中医也是类似的一个状况,它的不少观点虽然目前还无法被证实或者证伪,但是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一些观点已经被不断得到验证了。如中医学中的中草药的配伍作用机制等已经逐步被现代实验所证实。此外,关于经络穴位等的学说内容,也已经开始陆续被中西方的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实验工作证实。所以,据此得出中医不科学的结论同样是难以立足的。

中医学的研究方法特征与现代物理的相通之处通过中西医学的对比,更易明白中医的研究方法。

西医研究人体,是将人体划分成具体的诸如器官、血管、神经、细胞、DNA等基本构成单元。这是一种以还原论为宗旨的研究方法,它是建立在经典力学的机械论的基础之上:即从微观粒子的基本运动轨迹出发,最终得到由大量微观粒子所组成的宏观个体的行为规律。比如从具体病变器官或者细胞等更小的单位人手,进而揭示疾病的发生。

这种研究方式的优点是直观、易于理解。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自然科学如西方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时伴随着大量以系统行为为出发点的研究方式。比如以我们熟知的物理量压强为例,克拉佩龙(EmileClapeyron)于年给出了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体积的关系式,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但他当时并没有以还原方法进行研究,即没有从组成气体的微观分子的运动出发得出这一方程式,而是将复杂的气体运动直接提炼出三个宏观物理量(压强、温度和体积),并通过大量实验直接得出宏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

那么来看中医,它同样是从这么一个宏观、整体、系统的角度思考自然世界,将人体这样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进行抽象化,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得出一些揭示人体和疾病的整体层次性的规律。如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就是把错综复杂的疾病用三阳经、三阴经的名词,归纳成六个证候类型;从宏观、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问题,还可以体现在中医的脏腑观念,如中医所认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并不是以独立的形体结构为单元的存在,而是以功能活动为单元,实质上是人体五个大的功能系统(整体系统思维),它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解剖学上的结构独立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还原论研究方法)。即相比于西医的组织器官理论等,中医的脏腑学说考虑到了多个形体结构单位之间的“协作效应”,而并非将其看成孤立的个体。当今,随着量子力学和生物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发现单纯地以物质结构单位为基础来认识和理解机体的活动方式是具有局限性的,机体的功能活动似乎是以一种超越结构单位的方式存在的。而且有趣的是,当把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发展到极致之后(以目前的学科而言),会惊奇的发现原本确定的东西变得不确定了,而不确定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存在的现象。即我们所认识的确定性的事件往往是由大量微观不确定性的事件组成的,而大量微观不确定性事物反过来会构成许多具有宏观确定性的事物。确定和不确定性看似矛盾,但实则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无论做如何切割,它们始终是如影随形的一对。这从被称为现代量子力学理论的“心脏”实验,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就可见一斑。观察电子通过双缝时的成像。如果把电子看成粒子,那么我们会发现它某一次究竟是通过右边,还是通过左边都是随机的。当电子的数量较少时(8—个),电子在屏幕上的成像是杂乱无章的(微观不确定性)。但是,当电子数量足够多时(6万个),屏幕上出现了非常规律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而且条纹的间隔和亮度都是有特定数值的(宏观确定性)。

再回到人体,人体本身就是大量粒子,或者说大量作“不规则”运动的粒子所组成的宏观事物。当它的样本量足够大时,它所组成的系统会呈现某种规律。固然我们可以直接试图从电子运动方程出发(当然这样的方程已经不能用牛顿力学描述了)去得出最终由这一微观个体所组成的宏观事物的运行规律(还原论追求的研究方法)。但是也可以根据大量实践活动,先提出某种学说,随后再根据实践情况去验证。事实上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就是首先被创新性地提出来的,而后才由实验物理学家所证实的。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所谓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在限定的层面上,其实还是需要依托整体性的考虑。而整体性的研究方法,在更大的范围或者层面内,也已经包含了还原论的研究方法。这其中也充分体现了一种辨证性。

随着现代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可以清晰发现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当还原到目前所能还原的最小单位进行研究时,如还是采用决定论或者孤立的去考虑单个单元的运动方式,是有局限的,它无法认识到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耦合和相互作用。

而中医似乎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是从一个宏观整体的角度去把握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通过整体性思维,结合经验和实证、抽象出某种宏观规律。进而以这样的规律来指导日常生活,包括治病救人养身等。而这一点也已经越来越多的重新被西方学者认识到,英国《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一坎贝尔博士曾说:“目前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仍然局限在局部细节上,尚没有从整个生命系统角度去研究,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应当上升到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高度,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他认为,从原则上说,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是西方科学方法与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结合,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事实上,国外也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以局部观点去认识生命和疾病的西方医学理论并非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只是一种在狭窄范围内方能成立的近似性理论,现代物理学的最新进展(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描述反而与中医学对气的认识完全一致。

中医描述自然界的参量特征物理学定义了各种物理量,以量度自然界中的物体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其中的物理量,一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速度,质量等;另一类则相反,比如能量,熵等。一个物体的势能大小,人们无法直观看见,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被感知。人们不会因为看不到能量,就否认它的存在。类似的,中医的描述就是大量基于这样的物理量。的确,以细胞、组织为单位可直观的解释不少问题,但是同样的细胞,同样的组织结构(如神经纤维、血管),他们的排列方式、相对位置不同,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仅依靠单个组织单元是无法表述的,中医则尝试采用经络和穴位等这样的特征参量来描述。而这样的描述比如穴位的客观存在性,如之前所说,已经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文献所报道。如穴位和经络的形态学研究发现神经纤维、血管在穴区或经脉线上的分布有一定特点,经穴电阻测量和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证明了经络(现象)存在的客观性。

◎《羲黄医学密码》理论延展篇◎

审视现代物理学

中医理论中,主观意识(包括思维,情志等)和客观存在(人体包括五脏、六腑、经络等)是互相依存的,没有一方可以独立存在。在生理上如心藏神,主喜,肺藏魄,主悲,脾藏意,主思,肝藏魂,主怒,肾藏志,主恐。在病理上,则有象痰火扰心,痰迷心窍,心肾不交,肝气郁结等由于思维、情志的变化而对脏腑功能产生的病理变化。治则上,则有清心开窍,养心安神,交通心肾,疏肝解郁,清泻肝火等治疗原则,这些都是中医理论中意识和存在不可分的具体体现。在《黄帝内经》中,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说法,体现了中医意识和存在不可分的思想。中医医者的诊断、治疗、处方、施术都是意识和存在结合产物,即所谓“医者意也”。

而我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告诉我,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中医用实践又证明,意识是有决定性作用的。物理学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现代物理学是相对于经典物理学而言的物理学,经典物理学(classicalphysics)是以牛顿(Newton)的物理学理论为基础。经典物理学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基本原素,它是坚实和不可分的,物理现象的发生,都是发生在三维的欧几里德几何空间内,物质运动的发生,则是由引力的作用而发生,其运动规律则遵循机械运动的规律,物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原子是独立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物质与能量等等,都是独立存在的,例如,离开时间,空间可以独立存在。物质的运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会引起其内部结构的变化,例如,运动速度的变化,不会物质的质量和形状发生变化,人的意识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也是各自独立的,整个物质世界不像一部机器,被永恒的机械规律所控制,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会违背因果规律。

现代物理学则始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广义和狭义相对论)证明了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变的,光速是速度的极限,因此,揭示了时间与空间,质量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联系,任何一方不可能独立存在,物质在运动状态下,随着速度的改变,其形状和质量,都是随时变化的,同时时间与空间,也是变化的,以这种观点看宇宙没有一个所谓“真实”的透视图像。任何事物和物质的存在,都是相对的,互相连系的和变化的。

现代物理学的第二个领域是量子物理学,普朗克(Max,plank)在年,由于对黑体的研究,提出了量子的概念,以后随着对原子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在卢瑟福(Rucherford)、玻尔(bohr)、海森伯格(Heisenberg)、薛定锷(Schrodinger)、德布洛义(LouisVictordeBroglie)、狄拉克(Dirac)等人的共同努研下,形成了量子物理学,它揭示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发现了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基本粒子及其存在和运动的特性,以玻尔的互补原理和海森伯格的测不准原理为核心,形成了对量子物理学特性阐述的哥本哈根学派。量子物理学的许多现象,是无法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的,如对1个粒子,不可能同时精确地测定其位置和速度。1个电子,是以粒子或波的形式出现,完全依观察者的意识而决定,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起着很大的影响。

现代物理学具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整体性现代物理学揭示了物质和事物存在的整体性,物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相互连系,互相影响和不可分割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关于时空、质量和能量之间相互关连和不可分割的关系,量子物理学中,玻尔的互补原理和海森伯格的测不准原理,都证明了物质和事物的存在的整体性,海森伯格说:“整个世界呈现的是一个复杂系列事件,其中各种不同的交错、理叠、联合互相连系,因此,决定了整体的结构。”

二是,运动性(变化性)在现代物理学中,物质的存在是在运动状态下的存在,静止只是相对的。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物质的存在,是在运动状态下,才显示出其相对性。在量子物理学中,粒子的存在,只是在高速运动下的存在,粒子每秒钟互相碰撞百万次,然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粒子的存在只是一动态的过程和趋向。

三是,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的关系。在现代物理学中,尤其在量子物理学中,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是相互影响和不能绝对独立存在的,物理学家维勒(John.Nheeler)说:“现象,只有被观察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现象。”如对粒子的观察,??在量子物理学理论中,没有一个完全独立于人类世界而真实存在的电子(或光子),它可以是波或粒子,这完全依靠它如何被观察者测量和观察。海森伯格(Wemer,Hersenberg)说:“在生存的戏剧中,我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在现代物理学中,人的主观意识,影响着客观存在,量子学理论认为,人类倾向于(企图)影响物质世界的结构。同样,人类的意识,也受客观存在的影响,离开客观存在,也没有独立存在的人类意识。

中医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中心的整体性医学。以五脏为例,如心脏,心的功能是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藏神在志为喜,与小肠相表里,通过相生相克及经络和其他脏腑相连系,心的存在是心的各种功能的联系的统一体,离开功能和联系,去找独立存在的心,在中医理论中是不存在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互相影响和互相连系的一统一整体,自然界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会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产生影响,人体不能离开自然界的外部环境而独立存在的。

变化性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存在是在动态和变化中存在,离开变化的存在,是不可能的,静止只是变化的一种特例。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是流动不息的,如果有停滞,就会发生疾病,人体各脏腑之间的联系,也是在整体协调下的动态平衡性联系,再如人体阴阳的消长转化,虚实的变化,生长发育。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辨证施治,辨证施治的实质,就是变化,疾病的存在,是变化的,所以,治疗也是变化的,是所谓“瞬间”的治疗。

现代物理学提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的3个物性,即整体性、变化性和意识与存在的不可分割性,也充分体现在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中。

3

◎《羲黄医学密码》理论延展篇◎中医理论中隐含的物理科学

年前,五四先贤们认为中医不是科学。陈独秀曾言,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这是把中医放在还原论的范畴中分析。今天,我们是否可以用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中医中先前不被人们理解的问题呢?

中医很重视人体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出(输出)、入(输入)是中医学的一对重要概念,入、出畅通无阻是健康态,通道阻塞是疾病态,通则平,塞则病,此即中医的通塞之道。

人体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不断获取环境信息,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如果系统能够准确而全面地获取环境信息,及时而有效地处理信息,进而采取正确有力的办法调整自身,达到与环境相适应,人体就是健康的,如果环境变化过大,超出人体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范围,或者内在机能虚弱,或者某个子系统出了问题,不能有效完成自己的信息运作任务,人体就处于疾病态。

系统与环境之间是互塑共生的关系。中医对人体和外部环境之关系的理解,集中到一个字,就是“应”,人应于天地。主要是人体如何因应、适应、回应大自然(包括天地阴阳、日月星辰、四时昼夜、风雨寒暑等),即广义的“天”。《黄帝内经》常言,“五脏应四时”,“六气应五行之变”,人“参天地而应阴阳”,等等。所谓九针理论给人与环境的相应关系作出更细致的说明,归结为“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的九应,又讲“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肝目应之九”。

“应”这个字,在物理学上是“共振”,是人体内频率与体外频率的呼应、共振。

生命的现象是如此的复杂,细胞由复杂的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组成,它们之中的每一个都含有许多低一层的组分。在细胞中,在同一时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几十到几千个新陈代谢过程。人体更是一个复杂系统,每时每刻人体内都有无数个细胞在演化、生成、死亡。每个细胞在演化过程中还有随机性。但,器官由大量细胞组成,它们以非常规则的方式协调一致地进行合作。各个器官又进一步服务于各种特定的目的,并在一个动物体内协调一致地进行合作。

生物系统是靠什么使得各个部分之间的高度协调?

在一个细胞中,在同一时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数千个代谢过程。在动物体内,成千上万个神经和肌肉细胞密切协作,产生了井然有序的运动:心跳,呼吸或思维。认知识别是需要大量细胞高度协调地合作进行的过程,人类的思维和言谈也是如此。所有这些高度协凋、密切相关的过程是通过什么获得实现?

人体内细胞之间如何传递信息?

如果说,信息是生命赖以存在的关键因素的话,那么,这些信息是如何被产生、传输、接收、处理,如何转换成新的信息,并同时在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和不同的层次之间交流?

中医所说的状态我可以理解为,两个物理相邻的内脏间,即使没有物理(生理)连接通道,他们之间也可能是有传导功能的,也可能在另一个与我们所在的空间并行的空间内。困惑我的是,物质的能量是靠什么来传递的?

世界上的很多系统都是由许多组分组成的,这些组分可以是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是复杂的,也可以是简单的。晶体是由大量的组分(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但是这些组分排列得井然有序,它们仅在平衡位置附近轻微地振动。在研究晶体的一般性质时,我们并不把它当作复杂系统。

气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比如说每立方厘米中就有10个分子。气体分子以完全无规则的形式飞来飞去,因此它们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碰撞。如果我们只对气体压强和温度或压缩率等特定的性质感兴趣,我们可以用统计力学的方法得到简单的公式,我们也不认为这些是复杂系统。但是,如果我们想跟踪研究每个分子的运动,就会发现它们是如此复杂,以致根本不可能预测,因为每个分子运动的初始条件只要有一些微小变化,它的随后状态就会发生急剧变化,这些微小变化是不可控制的,因而这个分子的运动也是不可预测的。

因此,系统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它们是由大量数目的组分所构成的,而且还表现在它们具有复杂的行为,我们所称的复杂系统是指具有较高复杂性的系统。

我们可以在不同层次上来研究一个复杂系统。例如,可以在宏观层次上通过对宏观行为的研究来处理人体或其他动植物,或者在中间层次上研究各个器官的功能,或者在微观层次上研究DNA的化学。如果想寻求系统的普适定律,我们需要决定在哪个层次上来研究更合适,在微观层次还是宏观层次?例如,气体在微观层次上完全无序,而在宏观层次上看来却是均匀的,因此我们在宏观层次上研究气体才能得出普遍规律;与此不同,晶体在微观层次上井井有条,而在宏观层次上仍然是均匀的,因此我们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次上研究晶体都能得出普遍规律。

以科学为本的学术西医,以化学和经典机械论的认知为立论基础,只涉及看得见的物质层面的问题,而传统中医学则是建立在至今为止我们还无法想象的量子物理学原理之上,涉及光子、电子的功能,能量的转化并最终导致症状的出现。

在这两种观察角度之间,存在着一个无法想像的纬度,人的眼睛是看不到这个纬度的,但是它真实存在,是宇宙中巨大空间的组成。

当爱因斯坦提出他的著名假设E=MxC时,当时的主流物理学界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并且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反驳他的这个公式,但是本质上也没有人能够对此进行整体的概述。听上去有些复杂,但是我是有意提到这些的。经过多年的研究,我非常同意,道家哲学的基础,追溯到老子,与爱因斯坦的认知是完全重合的,即:太极=无极X气。换一种说法,太极就是能量,无极就是小到无法想象的无,即由普朗克计算得出的描述量子大小的普朗克常数,6.6x10-34焦秒。气是光子,光量子。

如果把这些放入比例关系中来看待,我们的宇宙在最初只是由能量组成,即太极。而对我们的感官而言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占宇宙的99.%。这样看来,学术西医所研究的内容连冰山的一角都不及。而中医却看到了全局。

”磁能量是宇宙中的基本能量,生物体的整个生命与之息息相关。”维尔纳·海森堡(物理学家,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磁”是一种将世界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力量!万物都在振动……不管是微观世界,还是宏观世界。正如我们的地球那样,有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各自的电磁场。地球因其磁场的保护,免受宇宙中强烈的辐射。而我们的身体经由我们自身的电磁场得到保护。遇到强烈干扰时,我们的生物电磁场会受到扭曲,有序的能量流动和细胞间交流会陷入停滞,正如:

健康=有序

疾病=紊乱!

对人类而言,“磁”属于宇宙中99.…%看不见领域的力的一种,但对整个宇宙起到的影响和作用却占99....%。

在科学还远远无法定义并证明磁能量之前,古老的中国人已经为此找到了解释,他们把这种磁能量称为“气”:

古中国文化和道家认为,“气”渗透并陪伴在所有存在和发生的万事万物中。作为构成整个宇宙有形和精神的实质,“气”被理解为充满活力的能量、生命之力、遍及一切的宇宙精神,但它本身既不是物质又不是精神。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大千世界里,“气”是宇宙中唯一的常数。

“气”就是你想知道的,链接万物的关键要素!

按照道家的观点,气生万物(元气论),(“磁”能量)尚且处在阴(物质)和阳(能量)的混沌中。天地初开时,清轻的阳气向上升腾而成为天(能量),浊重的阴气(物质)逐渐凝固,向下沉坠而成为地。阴阳消长转化,保持协调。阴阳平衡之间,便有了人(以及一切生命体)这样的产物。不是只有古时的中国人知道这种神奇力(年前还没法被解释的力)。地球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中,巫师、治疗师、术士,都运用了自身磁能量的现象,或是磁石来达到救治的目的。

我们知道,在离地球大约一百千米的高空环绕着一层电离层,它会随着日光强弱发生变化,它与地球之间形成一个空腔谐振器。在这空间内,由于每秒几乎有六千多次的闪电击向地球,从而生成了一个恒定的振动能量场,其电磁振动的平均频率为7.8赫兹,即舒曼波。此频率也正对应着我们大脑和所有生物的基本频率。

磁和电磁振动作为物理力,在过去和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而言是个巨大的谜面。人们看到了其效果,但是不理解其运作原理。

所有看得见,但看不懂的事物都会被人归类到超自然、形而上的魔力王国的范畴。三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至少可以证明,地球拥有一股神奇而看不见的微力量,它使得铁针总是指向一个特定的方向。人们也找到了可以吸铁的神奇石头。可是要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在当时当然没人能做到。直到年,人们只认识磁性的一种,即铁磁性。

中国的指南针又被称为罗盘,其复杂性对今日的大多数人而言,就像是一本加了七道封印的书。尽管风水学中没有提到“磁场”的概念,但是罗盘上各圈层之间所讲究的方向、方位、间隔的配合,却暗含了“磁场”的规律。

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可以探知到,当时的人们也知道磁在疗愈目的中的功效。正如下图所示,他们将磁力与神力相结合,发挥作用。

从历史角度来看,磁场疗法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成功,而毫无副作用的治愈艺术。

法拉第(-)解释了电磁感应原理。他发现,在一个磁场中运动着的线圈可以生成电流。带着这一认知,法拉第为快速发展的电子物理学科奠定了基石。二十世纪初(即年左右)德国和欧洲大量的医生将这些知识和认知,非常成功地运用到临床疗法中。

直到一百年后(年),科学界才成功证明,人体的确拥有其磁能量场。

该理论方法在当时受限于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低下和对电物理知识的缺乏,成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牺牲品,所以长久以来被人们遗忘。

当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波尼克1号于年由前苏联成功发射升空时,便为科学开启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人类在宇宙外太空跨出的这一步彻底改变了人类观察地球的视角,并持续性地影响着人类的法则。举例而言,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并不知道那么渺小和微弱的地球磁场对地球上的生命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

仅仅在这之后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第一个地球人进入了宇宙太空。

随着他步入太空,医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宇航医学时代。在他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飞出地球,之后有了美国宇航员,今天还有了中国人。但是,地球人在太空逗留的时间长度很快就成了一个问题。所有飞行时间超过八天的宇航员都出现了医生无法解释的健康问题。那个时候,医生简单地把这称作太空病,没有合适的药物可用来治疗。

在前苏联,还有美国,专家们开始发狂般地寻找解决方法。因为,如果没有救治太空病的解药的话,整个人类要征服探索宇宙的梦想就必将被埋葬。

环绕地球的神奇光环到底是什么?是什么阻止了人类离开地球?为什么地球之外不再可能有生命?数以千计的科学家在奋力探寻之后,于年在自然物理学领域,而不是在主流西医里,找到了答案。

引发“太空病”的原因是介于地球和电离层之间正常却非常微弱的电磁振动场,该空间高度约为一百千米,振动波的平均频率为7.8Hz。

这一电磁振动场是由地球磁场和在这有限空间里的闪电所形成。一旦离开这一空间,该磁场就不再有作用。

太空病的谜面就此被解开。磁场发生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生成地球电磁场,而它的大小刚好可以放在火柴盒里。

今天,没有一艘载人宇航飞行器在飞入太空时是不携带这样一个小小的磁场发生器的。

当然,这些源自宇航研究的认知也将返回到地球,造福地球人。自年以来,全世界大量关于低频脉动磁场疗法系统效果的科学出版物和研究报告纷纷涌现。

我在此想提一本书,是德国物理学家Dr.W.Ludwig《信息医学》,他长年受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委托,研究地球磁场的功能和作用,研发了第一代微型发生器。该书出版于年,ISBN3---8)

低频率脉动磁场疗法系统的效果依据的是哪种物理原理?

在物理学里,人们把该系统所依据的这种原理称为:共振原理

在大自然、日常生活、还有科技领域,我们常常遇到共振现象扮演角色的情况,却不自知。

在物理学中,共振系统是指一个系统周期性受到外部能源的触发,开始进行固有振动。当触发的振动与振动系统的自身频率实现完全一致时,同时触发振动与自身振动存在90度位移时,达到最大自然共振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共振系统的振幅将是外部触发系统振幅的数倍。

换言之,当系统以自身固有频率振动时,只需要相对少的能量供给,就能维持共振状态。当能量输入过多时,系统会失控。

敲击音叉1(激励器),音叉同样发出回响(谐振器);音叉3保持静音

物理学中有趣的是,共振法则只由一个因素,即频率(f)来决定。

频率(f)=周期(n次)/时间(t)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的次数。

当一个系统的固定振动(f)与另一个振动频率达到完全一致时,共振产生。

不寻常的现象是,共振频率只需要一个很小的能量,却能产生极大的效果。这个问题在技术解决方案中常常被低估,从而造成实操中的很多灾难。

例如:美国的塔科马海峡吊桥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悬索桥,却在启用不久后的年,因遭遇强风吹袭,而倒塌。当时的风速只有19m/s(=19Hz)。

有意思的是,共振频率最大的效果体现在低频1至50赫兹的区域。在技术上只有通过加装减震系统来缓解。

但是在其他方面,如在音乐和乐器演奏中,共振频率恰恰是美好的共鸣效果。

在电子物理和电子工程学中,共振法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使用共振频率(例如:谐振电路),实现以最少的能量达到增强振动频率的效果,并加以利用。

关于电磁功效和作用的秘密在十九世纪被解答。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量子物理学定律的发现,促使人们从根本上重新理解宇宙的功能及构成。多亏了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xC,今天我们都意识到,物质只是能量形式的一种,能量意味着运动(振动)。人的构造受先天局限,只能看到自然界有限的一部分。这其实是件好事,否则人会疯掉。人的感官能看到、闻到、听到、触到并尝到的事物,最多只是围绕其周围的万事万物的十亿分之一。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实像都是隐藏在人凭借其五种感官所无法感知的层面。所以不能也不愿意理解这些实像的存在,尽管它们不断地在影响着人体。

这也是为何人类中的大部分至今都无法理解伟大的传统中医学及其超过五千年的古老哲学,这一切都构建在对自然中能量转化理解的基础之上。

我们要感谢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我们今天得以知道,能量并非一种“看不见的”持续的力,而是由微小的能量粒子(即量子)组成,爱因斯坦称之为光子。一个量子(普朗克命名为(h))具有的能量为6.6x10°10-34Js(焦耳/秒)。也就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微小的能量,通过它的运动(f)而产生的作用。普朗克用一个公式计算出了他的作用(即能量):

能量E=hxf.

按照爱因斯坦的公式,能量E=mxC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明白古老的中国所说的“气”到底是什么。他们所描述的,其实就是光子所携带的微小的力,这股力对万事万物产生极大的效用,存在于所有的形式和部件中,也存在于我们的体内。或者正如老子所表达的,这股力的特点是以弱制强。

为此,我们今天只需用“无极”替代普朗克常数h即可得出以下公式:Js=无极=?

h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计算得出的宇宙中最小的可描述的能量体单位!所以物理学界把其称为普朗克常数。这是一个无法想象其小到何种程度的微量,但是它是存在在那里的,而且可以计算!

(按照中国道家观念,无极是宇宙万物之本源,是无穷尽、无边际。万物由此而生。如果用图像表示,就是一个圆。)

按照爱因斯坦的公式,能量(E=)等于(E=hν),此处的V代表频率(传播速度,即每秒的振动)。

现在我们只需要用“太极”代替E,就可以得出如下公式:太极=无极x气/QI(传播速度)

(无极)X(气)=(太极)

这就是物理学诠释生命及其过程的新基础。

电磁力集中了光子的能量。其效果从激光中可见一斑。

低频或静态磁场能穿透人体。与此相反,低频或静态的电场只具有表面作用,与热影响相关。所以,一直以来,磁力被用于五花八门的魔术中,下图的“魔术师”正在使他手指间的物体悬浮。

磁在人体中也以其微弱的形式存在。千百年来,人们不知不觉地一直在将磁的神奇力量用于治疗目的,效果常常非常好。今天我们知道,在整个宇宙中,电磁力与物质的比例关系是1...:1(十亿比一),这是一个非常壮观的比例。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请设想,如果把我们体内的电磁场取出,只剩下物质颗粒,那么我们(视身高和体重)会缩变成只有约0,0017毫米(或1,7x10-8mm)大,要在很强大的显微镜下才能被找到。人类拥有这个科学认知是最近一百年的事。在此之前,所有这些自然界的电磁力现象和功效都被当做是怪诞、神秘,无法解释的异象而被排斥。

西医自两百年前建立以来,在全世界一直以“科学性”著称。但是他们致敬对电磁振动和电磁波对人体及其健康的功效和影响依旧一无所知。

说白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当今西医的做法是,将工作集中在处理十亿分之一的物质层面上,这当然无法带来成功。

不幸的是,受机械论/化学影响至深的西医,主要受到自十九世纪以来发展的制药业的牵制和主宰。同时使得中医学沦为牺牲品。

直到最近的三十年,如上文中提到,在载人宇航医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中,人类才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作为宇宙的组成部分,人体究竟如何运作;非常微弱的电磁振动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如何举足轻重的角色。

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证明自身的电磁属性,并有能力发送能量。

请您静坐五分钟,弯曲手臂,双脚保持平行。将注意力集中在手部。

几秒钟之后,你就能感觉到双手之间的变化!

一点刺痛、冷、热、压力,不管是什么,那就是由您自身电磁场生成的能量的功能和作用。您练习得越多,越能获得强烈感受。

古老的传说中也一再提到,人类历史的所有时代里,都出现过具有神奇疗愈力量的神人,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今天我们知道,这种神奇的力量是大自然的磁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主义时代,物欲横流,所有都取决于物质。一切不能立即、明显可见的事物和现象,都被大多数人当成是胡扯瞎掰。特别是在主流医学中,这些被认为是毫无科学性可言的欺骗,受到排挤和打压。而在另一方面,一百五十多年来,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将已有关于电磁力功效的知识,用于电力发电、建造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直到生产使用电脑、手机等方方面面。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人类的科技进步,但人们却从没试图去理解,这一技术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将产生怎么的后果。

直到最近几年,人类才有了测量人体心脏所生成的磁场的手段。从而可以确认的是,我们心脏所创造的磁场的场强要比我们的大脑强五千倍。心脏磁场的有效区域的直径长达两米。以前人们分散地居住在农村和大自然中,人与人之间还有着足够大的距离。今天,7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单单这一项就造成了压力:

单单这个例子就表明,当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与医学完全隔离地工作时,受害的总是人类的健康。每张图片都有一定的磁能量。当我们看一张图片时,自然而然的,这种能量总是首先会对心脏的磁场产生影响。关于这一点,您可以自己简单验证。当您集中精神、从左往右观看以下两张照片,然后闭上眼睛,问自己,更愿意处在哪个场景中。答案,是从心脏发出传递到大脑,然后从大脑通过荷尔蒙传递到身体系统中,得以感知。

当我们观察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加上广告有意的煽动,整个人类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里都陷入了疯狂的追逐中。但是,中国古代的智者早就告诉我们,宇宙的法则是凡事皆有两面性。人类最迟到今天也必须承认,中国古人说得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用阴和阳来解释。

所有的慢性疾病百分之百是由心理和情绪造成的,但因为这些问题无关物质层面,只能在电磁振动的领域寻找,并解决。今天有不同的电物理测量方法可以验证这一点(例如:脑电图、心率变异性和经络分析等)。

心理和情绪是电磁振动,由我们的心脏、大脑或环境产出、接收或发送。

正如前文中提到,对这一认知做出巨大贡献的是宇航医学。未来医学的重点在于对这些研究的评估。这些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人们开始使用电物理系统。最早的运用是脉动低频磁场系统,目的是寻找治未病的方法。从而开启了通向信息能量医学的大门。举例而言,脉动磁场系统可以大大地协助人体,恢复并增强自律调节功能,其效果远远超出所有化学药物的作用。

这样就为体内自愈力的激活创造了一个必要条件。

正确理解阴阳信号

正确地理解并合理运用阴阳信号将带来好的风水。(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风代表散布和分配,水代表柔和与调控。)

借助对脉动电磁振动的研究,今天我们知道,人体的生物功能在本质上也受到地球阴阳信号的调控。“阴”信号,对应于地球上舒曼共振波,可被归于“水”。“阳”信号对应于太阳的频率,可被归于“风”。

4

◎《羲黄医学密码》专栏篇◎共振在中医中的理解

人体或者所有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从某种角度看,都是由频率组成。如果个别细胞的运动频率改变了,身体将会自动调节,使其恢复,这在人体表象上为“自愈”,如果是群体细胞运动都改变了,就需要依靠外借某种力量使其恢复,这是“治疗”。无论是自愈还是治疗,其都是在调整“频率”,用物理学的观点,这种调整的现象是“共振”。

作为一门科学,中医就是调整人体与宇宙和谐共振的一种方法。

共振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其自然的振动频率(所谓的共振频率)下趋于从周围环境吸收更多能量的趋势。也是要在一个系统中,其频率相同的情况下,其一发出振动时(第一个音叉),另一个物体也要振动起来(另一个音叉),二者没有直接接触,只要共振的频率,第二个物体就从周围环境吸收能力并振动。

《黄帝内经》中对阴阳的描述,以我分析就是一个共振系统(当然阴阳不止是共振属性)。

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运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术语。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它指的是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称为“谐振”。

共振不仅在物理学上运用频率非常高,而且,共振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和最频繁的自然现象之一。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共振就没有世界。

共振是宇宙间一切物质运动的一种普遍规律,人及其他的生物也是宇宙间的物质,当然共振也是普遍存在于这些生命中了。人除了呼吸、心跳、血液循环和说话等都有其固有频率外,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也会发生共振现象。许多动物身上也存在着共振现象。炎热的午间,蝉儿发出的“知了、知了”声;宁静的夜晚,蟋蟀发出的“叽—嘶”声;还有不知疲倦的大肚子蝈蝈的鸣叫声,尽管声调不同,但都借助了共振原理。

我们知道,紫外线是太阳发出的一种射线,它如果大举入侵地球,人类及各种生物势必遭受极大的危害。不过不用担心,我们有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它们能阻止紫外线的长驱直入。当紫外线经过大气层时,臭氧层的振动频率恰恰能与紫外线产生共振,因而就使这种振动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线。

共振还是一个善于使用色彩和色调的魔幻绘画师。如钠光是黄的,因为钠原子的振动所产生的是黄色的光。水银原子的振动发出蓝光。氖原子送出的振动到了你眼中,就成为了红色等等。我们生活中有着如此迷人的花红柳绿,无不是拜共振所赐。

我们可以合理应用共振。

众所周知,人体由各个组织器官组成,可是追根溯源,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又是亿个之多的人体细胞。细胞再往微观世界延伸,便是原子核,核外电子。量子物理学解释万物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频率,人体也不例外。疾病的产生根源就是人体受到外界恶劣的环境、病菌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细胞内频率紊乱,引起细胞问题,从而导致器官产生病态,最后人体以疾病的形式表达出来。

合理通过“共振”来调节,细胞就会恢复和保持自身固有频率,那人体就康复了。

《黄帝内经》中描述阴阳相互关系有: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交感就是相互感召相互作用,交感受阻(如心肾不交)阴阳二气不相顺接即为厥,这个过程就是共振系统通过相同的频率感应,交感受阻就是频率被改变所以不能发生共振交感了。互相转化和互根互用,二者互相根植于对方,可互相滋生,问题是能量守恒决定阴生阳或阳生阴的过程不可能无中生有,现代物理就很明白的说明这一点,只要你有共振系统并正在发生共振,周围环境就给你资助,“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就是告诉大家无共振系统作用,事物本身就难以吸收周围环境的养分。

共振是所有生命体协调运行的基础。

在许多远古和现代的一些鱼类中振动感受是沿着侧线分布的,鲨鱼就可以用侧线“听到”猎物翻浪的振动。后期的脊椎动物似乎把大部分敏感感受器集中在器官终端。侧线还有许多延伸功能,比如书中列举到了和鱼类的关系、感受振动、游泳和行走的发展。

侧线顶端包括耳朵,在头部颞骨侧的位置,而且理想的侧向线姿势必定是穿过耳朵的。耳朵是对于频率在0到0Hz之间的振动、重力拉力和加速运动敏感的结构,是一个精密的振动感受器。

宇宙万物都在产生“振动波”,因为宇宙都是每时每刻都是在波动状态中的,量子力学说,能量在某个时间里即是物质又是波,这是波粒二重性的基本表述。就是说,我们自己也是在不断产生这种“振动波”,任何物体都是,不管是有生命体还是无生命体,我们都是在“波”的海洋中生活。共振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和最频繁的自然现象之一,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么说,是共振产生了宇宙和世间万物,没有共振就没有世界。

物体共振能和外界交流,能获得能量,能趋利避害。

共振是传递能量的最普遍方式,肝、胆经在身体的侧面胁肋部,身体的痒痒肉多在侧面,被挠再感到痒痒,本身就是感受并振动(共振)的过程,肝胆为枢,主疏导。有时,我们回答不上问题,就会挠挠头皮。实际上也是在刺激胆经,且不知,如何挠才能产生与大脑共振的频率。

用共振的理论可以理解为疏导能量,管理决定全身五脏六腑身体皮毛等能量分配,心发出振动频率和能量,各器官通过各自频率到达不同共振获得能量。心为君主之官,为能量之源,心的振动是发出能量,各个脏腑需要多少或应该给多少能量,由每个脏腑的振动频率所主导,胆为中正之官,中正才能平衡能传递而不失真,所以各个脏腑能量分配也由胆(主决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决定影响。

其实,情绪也会引起人体频率的改变的。我们体会一下,当我们紧张的时候,人会处于收缩的状态,感觉有些紧,会有头皮发麻,头皮紧的感觉。思虑多的人气滞血瘀,消化也会不好。而什么都不想的时候,身上就松了,变得精神焕发,是什么样的东西让人精神焕发?

这是情绪带动了人体振动频率的变化。又如牙膏,牙膏薄荷味的最多,薄荷就是一种辛散清扬的能量,早上用薄荷味牙膏让人很舒爽,让刚起床的人回到了正常的频率。在研究药物学的时候,我喜欢把药物当频率看。这不是标新立异,中文繁体的药字——“薬”,下面是个“楽(乐)”字,其实古人在文字里早就泄露了天机。

中国的古老哲学看任何问题都是频率,比如《易经》就是频率,冬天走到最阴的时候是六条虚线,能量在最地底下出不来。一阳复生的时候,频率慢慢上来,最终成为满格的振动,六条实线。为什么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音乐就是一种频率,情绪也是一种频率。听了音乐情绪变化了,其实就是影响了人的频率。

刚才只是很浅显的举几个例子,其实古人对此理解很深邃和宽广。上古文化的核心是律学,所谓“律吕调阳”,是把律学上升到涵盖一切的高度的,来解读一切规律。所以才说古人以乐治国,建立国家先定音律。每年让律官去采,冬至前把空心管插到地底,等地气上来震动这个管子,采集这个震动发出的音。这是一整套天人文化的体系。

今天的物理学家认为,物质有不同的形状是因为有不同的震动频率造成的,频率是物质的实质。其实中国的古人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了,说万物虽然看似不同,其实是“通天下一气耳”,也就是说里面的东西是一样的,都是气,不过就是气的形态不同罢了,这个气当然不是指空气。

您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您看到了不同密度的光(即为能量),光越亮,则意味着能量越多。您同时看到了光的“信息传输路线”电磁振动。振动的种类有无数种。顺着这种思路和角度,每个人最后从这张图片上看到的是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不会被搞错的信息能量图像。

所有的物质无非是被压缩了的能量。我们知道,人类仅仅是由宇宙中被压缩的能量的局部组成,人类是宇宙能量转换的产物。既然能量转换是一项做功,总是服务于一个既定的目标,所以也能被测量到。

人是宇宙天地间能量转换为物质的一种产物。我们知道能量和物质在宇宙中比例关系依旧是:10亿:1。这意味着,能量支配着物质!对人体而言,同样如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由多少物质结构组合而成的并不重要,因为这一切最终还是由能量决定的。

人是一个能量体:限制其健康舒适感觉或导致疾病的终极原因总是他能量的减弱或缺损。

最早的物质微粒是质子和电子(原子的组成)。下一页的图表可以给出清晰的诠释:

我们的生命并不是起始于我们出生的那一日。从能量角度来看,确切地说,我们的生命在亿年前就开始了。我们自身承载了宇宙诞生时的所有部分,算在一起,是一种无法估量的巨大能量。

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能量)=m(质量)XC(光速)

m(质量)以克为单位,C(光速)=大约..米/秒

不管物质由何物组成,氢、铁或人,在一克的物质里(人)隐藏了如下显示的能量:E=1gx..x..米/秒=90.....gm/s(J)=9x10^16焦=50亿千瓦时

我们今天所知有9中自然元素。这些元素的排列非常简单。氢元素是宇宙中最容易构建的微型材料,在这种微型材料的基础上不断诞生越来越大、越来越重的材料部件。

所有的生命都是由元素周期表前二十位中的六种元素构建而成。而氢元素总是存在于生命元素的所有化合物中。

文本节选自《年陆家嘴国际大学堂年刊》

5

●郭玉臣,男,年生,年辽宁省锦州畜牧兽医学校畜牧业专业毕业,就职新民市草原监理站,助理畜牧师、高级营养师、著有《超级中医学》、《羲黄医学密码》、《健康第五波》(合著)、《本体疗法》。是羲黄理论体系提出者。

作为“羲黄理论”的首位提出者,通过对人体结构奥秘的探索,找出传统中医、西医科学、现代营养学与古代哲学间的共同表达形式,研究探索揭开太阳系、光线色彩、大气层、地球环境、高等植物、植物细胞、原核生物、原生动物与人体结构间“天人同构”的奥秘,提出营养素、传统中药对人体发挥作用的哲学原理,倡导全新的《人体五大治疗方法》,为新医学科、现代营养学发展提供新思路。

●温用祥,男,年生,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年进入商界实体经营和商业管理咨询,高级策划师。弃商就学,潜心研读、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古籍经典、人体生命能量流、中医养生文化的研究与应用,曾历经33天辟谷,天半辟谷,创办“长生诀·辟谷禅”,投身健康教育企业培训事业,发心: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服务人类健康长寿"。高级辟谷疗法师、中医调理师,出版著作《羲黄医学密码》(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健康第五波》(合著)《羲黄辟谷禅修法》《宇宙生命能量流》(待出版),年6月开始诗歌创作,著有灵性诗歌集《一切都是最好的,在我感恩之前》。

现任羲黄(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高级构架师,浙江捷汇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更多延伸阅读

羲黄理论解析:“体质养颜”科学护理体系()

静安古寺:天心月圆——弘一法师圆具百年纪念展

郭玉臣:中医发展年代节点与代表人物

羲黄解读:五运太过《素问·气交变大论》

《羲黄营养药学》之专栏篇:石斛

羲黄理论应用之读书会课件(5):人体生命结构(一)

羲黄理论应用之读书会课件(6):人体生命结构(二)

羲黄理论应用之读书会课件(4):河图洛书与生命关系

郭玉臣:羲黄原理对肾脏结构剖析(四)

郭玉臣:羲黄原理对肾脏结构剖析(三)

郭玉臣:羲黄原理对肾脏结构剖析(二)

郭玉臣:羲黄原理对肾脏结构剖析(一)

羲黄理论解析:“体质养颜”科学护理体系——解析一款优质面膜

曲阜孔子文化学院中医班讲座课件:人体规律初步探索(郭玉臣)

羲黄医理破解: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郭玉臣)

羲黄理论应用之读书会课件(3):天人同构与家庭和谐(温用祥)

羲黄理论应用之读书会课件():天人同构与企业运营(温用祥)

羲黄理论应用之读书会课件(1):人体规律(温用祥)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转型与升级项目课件:天人同构与企业运营(温用祥)

羲黄医学理论详解六味地黄丸(郭玉臣)

中药理论拓展解读II虫草类中药解析

中药理论拓展解读II冬虫夏草

中药理论拓展解读II虫蛹草

中药理论拓展解读II金蝉花

羲黄理论拓展解读II人体层次性划分

以羲黄理论对范进中举疯的解读

八味地黄丸(《嵩崖尊生》卷六)(郭玉臣)

八味地黄丸(《广嗣纪要》卷十五)

八味地黄丸《博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郭玉臣)

八味地黄丸(《辩证录》卷二)(郭玉臣)

八味地黄丸(《杏苑》卷四)(郭玉臣)

杞菊地黄丸新解(郭玉臣)

桂附地黄丸新解(郭玉臣)

济生肾气丸新解(郭玉臣)

都气丸与麦味地黄丸(郭玉臣)

关于羲黄理论文化的解读(智岚)

世界就是大大小小系统的集合(智岚)

智岚II文化遗产里的女人茶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物质基础(二)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物质基础(一)

现代中药研究与中医变革(郭玉臣)

药食同源篇II八角(郭玉臣)

药食同源篇II山药(郭玉臣)

药食同源篇II白扁豆(郭玉臣)

随笔II羲黄医学理论对人参功效的再分析(郭玉臣)

随笔II读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郭玉臣)

随笔II羲黄医学理论对人参功效的再分析(郭玉臣)

新医学论坛对话纪要

药食同源篇II山药(郭玉臣)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生命结构(1)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生命结构()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生命结构(3)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生命结构(4)

羲黄医学理论篇II人体系统

羲黄医学理论篇II八脏系统——父母组合

羲黄医学理论篇II八脏系统——子女组合

温太医漫谈II养生练习“三口气”法

温太医漫谈II羲黄辟谷禅修法

温太医漫谈II人体能量是什么?

温太医漫谈II脉轮,如何浅显易懂的理解?

我从哪里来?

以上文字图片内容为《羲黄学院》







































北京白癜风十佳医院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moc.com/wadzz/79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