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风湿免疫科医生张利君。有不少人在发现自己血尿酸高但是没有症状后,就什么也不管了,仍旧该吃吃该喝喝,放任血尿酸值一直处于过高状态。虽然尿酸高暂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是如果长期尿酸值过高,它的“好友”就很容易“找上门来”,让人痛苦万分!
好友一号——痛风要说高尿酸血症非常要好的“朋友”有哪些,那痛风性关节炎必然是其中无法忽视的一位。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生化基础,不过有高尿酸血症不一定就会出现痛风:有些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也有一些长期高尿酸血症患者并不会出现痛风的症状。但是已经确定的是,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也越频繁。当血尿酸≥μ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为0.5%;血尿酸<μ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为0.6%。
好友二号——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在发病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进行规范治疗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L,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就增加15%~2%;如果高血压对肾脏造成了损伤,又会影响尿酸的排泄,使尿酸堆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好友三号——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也容易相互影响。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II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也会增加,国外甚至有研究发现,约有25%的II型糖尿病是由高尿酸所致。此外,血尿酸水平还与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糖尿病足和血管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相关。
好友四号——高血脂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已经明确80%的高三酰甘油血症(也即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有高尿酸血症,而50%~75%的痛风患者有高三酰甘油血症。在肝脏中,脂肪酸合成三酰甘油与嘌呤的合成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过多的脂肪酸在导致三酰甘油合成增加的同时也会导致嘌呤合成增加,血尿酸水平升高。
好友五号——肾脏损害肾脏损害和高尿酸血症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少人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但是真正重视的人却不多。要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症不仅可以导致急性尿酸性肾病和慢性尿酸性肾病,还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损伤。如果血尿酸>92μmol/L,发生慢性肾衰竭的风险男性增加94%,女性增加42%;而且,血尿酸每升高60μmol/L,患肾脏病的风险就会增加7%~11%。反过来,合理规范的降尿酸治疗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如果肾功能受损,血尿酸排泄也会随之减少,血尿酸水平也会更高。
好友六号——肾结石虽然不是所有的肾结石都和高尿酸血症相关,但是有一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容易出现肾结石,这种结石被称为尿酸性肾结石。尿酸性肾结石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结石一样,常常会表现为腰痛、血尿等,如果结石堵塞了输尿管,还会导致发热、少尿、无尿、肾积水、血肌酐升高等,又会进一步导致尿酸堆积在肾脏,损伤肾脏。
好友七号——冠心病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μmol/L,冠心病的病死率女性增加0%,男性增加17%;而通过降尿酸治疗则可以让心血管疾病减少1%~29%。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人体也离不开血尿酸,尿酸有抗氧化功能,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好处。血尿酸水平偏低可能会削弱其对身体的抗氧化保护作用;而血尿酸水平过高会加重氧化应激反应,损伤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当尿酸超过μmol/L时,尿酸就会从抗氧化作用转向促氧化作用;尿酸低于μmol/L时,就会出现低尿酸血症。
好友八号——中风高尿酸血症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大量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可以促进脑梗死的发生,增加脑梗死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因此,为了避免中风的出现,尿酸值过高的中老年人更需要积极控制尿酸。
好友九号——甲状腺功能紊乱高尿酸血症与甲状腺功能不全有关。相较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群(即“甲减”)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人群(即“甲亢”)均可能存在高尿酸血症。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甲状腺激素通过调节肾小球滤过率来影响血尿酸代谢。
好友十号——睡眠呼吸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常被认为与代谢综合征和高尿酸血症有关,打鼾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由于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严重时会造成机体血氧浓度降低,而低氧可以促进核苷酸的转换,由此产生更多可以代谢为尿酸的嘌呤,从而增加尿酸的浓度,导致尿酸升高。
好友十一号——肺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的病因是由于阻塞、狭窄形成肺动脉血栓,最终导致缺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血尿酸水平是肺血栓栓塞短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血尿酸水平也是预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好友十二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与血尿酸水平有明显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心脏指数、血氧饱和度要低于正常人,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可以发现患者的尿酸与体循环阻力、肺血管阻力、右心房平均压成正相关。尿酸水平越高,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也越严重。
看了以上这些高尿酸血症的“好友”,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因为暂时没有症状就什么也不管,否则很容易被这些疾病趁虚而入。当发现自己血尿酸值过高后,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看是需要进行饮食控制、生活管理,还是需要进行药物控制。如果需要药物控制,患者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忌患者自行用药。
#痛风#本文仅用作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现有公版图片,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将立即删除。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