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85%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
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很多人都坚持到了腹部不适才去就医,恰恰忽视了胰腺癌早期最重要的症状之一——黄疸。
黄疸是胰腺癌比较明显的症状,从早期到晚期都会出现。
所以,当胰腺癌高危人群如果有皮肤黄染、小便深黄等情况时,就要重视起来,当心恶病上门!
什么是黄疸?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睛、皮肤、小便发黄。
黄疸的主要危害是到处堆积,导致疾病。它最容易积聚的部位是大脑、肝脏和皮肤。
如新生儿黄疸会损害大脑,引起抽搐、昏迷、遗留智力低下或癫痫。
积聚到肝脏可以导致肝功能损害,长期可导致肝硬化;
积聚到皮肤可以导致皮肤发黄。
黄疸不仅表现为“黄”!
皮肤、眼睛、小便发黄是黄疸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但又不仅止于“黄”:
部分病人的大便会变白;
大部分人会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有些会出现皮肤瘙痒,和我们平常的痒不一样,用药也没有什么效果。
还有一些病人会出现发热和腹部的肿块。
黄疸与以下因素有关:
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功能损害,胆管的梗阻。1胆红素生成过多
这是由于红细胞被大量破坏(溶血)。常见涉及疾病有先天性溶血、药物引起的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等。2肝细胞功能损害
如黄疸肝炎,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黄疸的原因,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是由于这个原因。3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
肝内、肝外肝胆管、总肝管、胆总管及乏特壶腹等处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常见于胆管结石或肿瘤病人。黄疸还可能与以下三种癌症相关
中老年人如果因某种疾病出现黄疸时,未必都是以上原因所致,应考虑是否有恶变的可能。
黄疸通常与以下3种癌症有关:胰腺癌
黄疸是胰腺癌比较明显的症状,从早期到晚期都会出现。胰腺癌的黄疸一般为胰腺癌肿块在生长过程中压迫胆总管所致。通常表现为皮肤黄染、巩膜黄染、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因此,当胰腺癌高危人群出现以上情况时,就要重视起来,立即做检查确诊病因,尽早给予积极治疗。肝癌
肝癌病人出现黄疸时,一般都是肝癌的晚期症状。这是因为癌瘤体增大或肝门淋巴结肿大,压迫了总胆管,造成胆管不通而造成了黄疸的出现。胆囊癌
胆囊癌常伴有胆囊结石,疼痛较为明显,且常向背部、肩部、胸部等处放射,也伴有消化道症状和体质消瘦。腹部的CT和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胆管结石或肿瘤的病人,必须要开刀吗?
黄医院就诊。医生会安排检查肝功能、乙肝三系、小便常规等。如果检查提示是胆管阻塞的病人,会进一步安排行B超检查和CT及磁共振的检查。检查发现胆管结石或肿瘤的病人需要外科的治疗。
一般来说,发现胆管结石或肿瘤的病人,大多数需要开刀。
这两种病人有所不同,胆管结石的病人通过开刀取出结石,可以通过开腹,也就是打开肚子,或者通过腹腔镜手术,也就是微创手术完成。现在还可以通过十二指肠镜进行取石,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经口取石。
肿瘤的病人往往需要开腹手术切除肿瘤,治疗效果最好。如果有些病人发现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可以行胆管引流术,可以在B超引导下将管子放在腹壁上,也可以行十二指肠镜手术,在胆管内放入支架,达到引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