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
对于胆囊炎、胆结石相信大家并不是很陌生
在我们身边的人当中
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会有胆结石
随年龄增长,胆结石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造成胆结石的起因有很多
但总的来说这个病和喝的水质
以及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脱不了干系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工作节奏比较紧张
很多人都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最容易引起胆汁的排放不畅
导致胆汁越来越浓稠
最后结成块状,就是胆结石了
胆结石为什么会痛?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胆囊是位于肝脏的下方
肝脏天天约产生ml胆汁
除少量胆汁直接流入十二指肠外
绝大部分胆汁会浓缩10-20倍后,贮存于胆囊中
当我们吃了脂肪类的食物后,进入十二指肠时
能刺激肠粘膜开释出一种“缩胆囊素”的物质
促使胆囊收缩,将胆汁从胆囊管挤入胆总管
进入十二指肠内,帮助食品的消化吸取
我们的胆囊的形状像梨子
平时站着或坐着的时候,结石是悬在那里的
不会有什么不舒服
在我们平卧时,胆囊就像一个横卧的梨子
这时胆囊里的结石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轻易转动滑进胆囊的出口处
并卡在这些狭小的地方
这个时候,由于胆石的“挡关”
胆汁就流不出来了
胆囊内的压力就会不断升高
同时促使胆囊发生一次次收缩
企图将胆石排出,病人就感到绞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胆绞痛的发作
都是在晚上的原因
很多人有在晚上吃了太多的油腻食品
或者吃的太饱,加上晚上睡觉人是躺着的
很容易就会加重症状
胆囊摘除好不好?
胆结石平时是没有任何的症状的
但是一旦发作起来
就会在上腹产生疼痛一直到肩部和背部
并伴有低烧、恶心、呕吐、寒战、大汗淋漓
甚至伴有黄疸等症状
对患者的长期生活和工作有着严重的影响
这个时候有人会说
既然胆结石痛起来那么难受
现在西医那么先进,直接摘除好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摘除胆囊确实是一种方式
而且如果结石太大的时候,病情会恶化
确实非常有必要摘除,以免耽误病情
但是在结石还小的时候,如果能保守治疗
肯定是保留胆囊是最好的
因为人的五脏六腑都是互相关联的
如果胆囊没了,结石没地方排
就会堆积在胆总管,胆总管如果再拿掉
就会堆积在肝上,时间长了
肝脏的部位就会被结石堵塞,形成肝病
到时候就更难治了
艾灸可以标本兼治
艾灸相应的穴位能够改变人体内在环境
排除血液内产生结石的有毒物质
去除其产生结石的物质基础
较大的结石能使之溶化,破碎变小排出体外
清除内毒素后,由于净化了机内环境
从而防止结石复发
中医认为
胆结石是因情志不畅
过食肥甘油腻等导致肝气不舒
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热煎胆汁,凝结成石
石阻胆道,遂生诸证
治疗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
艾灸治疗胆结石是通过局部给药
药力直达病灶,有效缓解胆结石的
腹痛腹胀、呕吐及恶心等症状
逐渐将结石溶碎并排出
艾灸治胆结石能全面调理气血平衡,标本兼治
有效治愈让胆结石不再复发
今天小编就介绍几个治疗胆结石很有效的中医穴位,对于症状不是很严重,结石小于2CM的朋友不妨可以试试艾灸穴位来调理。
huakang
01
丘墟穴:胆经原穴
丘墟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原穴,有祛邪和扶正补虚的功能。取用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激发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临床主要用来治疗五脏的病变。是调理胆结石的首选穴位。
02
光明穴:胆经络穴
光明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有联系、调节、平衡人体左右气血的作用,因此,凡人体左右间出现的所有不平衡、不协调病理状态,皆可用其相应的络穴治疗。因此,光明穴也是治疗胆结石的重要穴位。
03
外丘穴:胆经郄穴
外丘穴是胆经的郄穴,大家都知道,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症。胆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胆疼痛是时,我们按揉或者艾灸外丘穴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
04
胆俞穴:散胆腑之热
胆俞穴具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胆经疾病。所谓肝胆相照,配合阳陵泉治疗胆道疾病效果更好。
05
日月穴:疏肝利胆
日月穴为胆之募穴,胆俞穴为其背俞穴,二穴相配为俞募配穴法,能疏理肝胆气机以助排石,有效治疗胆石症。
06
期门穴:疏肝理气
肝的气血在期门穴汇集,胆的气血在日月穴汇集。胆和肝的关系,就像日月的关系一样,是从属的。肝好了,胆自然也会很健康。因此艾灸期门对于胆囊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07
阳陵泉:清泻胆热
阴阳两泉合并清除胆结石。阳陵泉穴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治疗胆结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胆结石虽说是胆的疾病,但肝胆相表里,胆汁的分泌有赖于肝藏血的功能发挥正常。如果肝功能异常的话,胆汁的分泌就会出现故障,而引发的疾病当中就有胆结石。
08
胆囊穴:经外奇穴
胆囊穴是个经外奇穴,是专门针对胆囊的疾病。什么胆囊炎、胆结石、胆息肉长期艾灸都有效果。
09
中脘穴:强壮肝胆
重灸中脘穴,可以补虚祛寒,强壮肝胆脾胃和肾的功能。艾灸中脘穴可以健脾祛湿,补充身体的元阳。这是治本。同时配合灸局部疼痛点。这是治标。
10
至阳穴:腹痛黄疸
胆堵住了,病人全身发黄取至阳。第七椎下的至阳穴,血会膈俞的地方,正好在肝脏的后面,这是最有名治黄的穴道。至阳穴配伍日月穴一起按揉或艾灸,必要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或治疗黄疸、胸胁胀痛等肝胆疾病。
华康温馨提示
胆结石艾灸注意事项
施灸时间
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
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注意饮食
忌食辛辣食物,尽量少吃油腻肉类
高糖、高胆固醇、高脂肪等食物
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蔬菜及新鲜水果
多活动,多饮水,有良好的生活规律
少熬夜。保持良好心态
这些都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南阳华康艾制品
更新时间
每周一
晚20:00
?end?
编辑
南阳华康艾业
图
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