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会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而胆总管结石由于堵塞胆总管使胆汁排泄受阻引起的后果往往更加“凶险”。
为什么会得胆结石?1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低纤维、高热卡食物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为这类食物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
(1)饮食的不卫生。根据大量的资料显示,很多胆结石都是以蛔虫卵和蛔虫残体为核心形成的;
(2)喜欢吃甜食的人容易形成胆结石。因为食用糖分过多,会改变胆汁的成分,从而会造成胆汁内的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使胆固醇积累过多,形成结石;
(3)节食、减肥容易形成胆结石。因为空腹会造成胆汁的分泌减少,而其中胆固醇的含量却不变,这样就很容易沉淀形成胆固醇结石。
(4)现代许多人不吃早餐,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2肝硬化
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则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3不运动+肥胖
不运动、肥胖会引发胆结石,因为很多人平时都爱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类的饮品和零食,而这些食品会导致身体快速发胖,体重快速增加,如果不多运动,就会形成胆结石;
4女性发病率高
内分泌改变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能直接影响肝脏酶的代谢,从而使肝细胞分泌胆汁的成分发生改变———胆酸含量减少,胆固醇含量增加。此外,雌性激素还能干扰胆囊收缩功能,使胆汁排出受阻,造成胆汁淤积,促使胆结石形成。
胆结石有哪些症状?胆道内结石:右上腹疼痛,放射至右肩,恶心,呕吐。
胆囊内结石:腹胀,进食油腻食物症状加重。
胆总管结石:黄疸症状出现。
胆结石需要切除胆囊吗?胆结石的手术指征一般来说不是说多大,而是看症状和并发症。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要做积极的手术治疗,但如果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或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因此,对于有症状、合并糖尿病等并发症以及怀疑有癌变的胆囊结石患者应尽快接受胆囊切除手术。
胆结石应怎样预防?保证合理的饮食习惯是关键
1.饮食结构要合理
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防止结石的形成,此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海产类食物,因为它们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
2.饮食要有规律
一日三餐应该按时进食,不能饱一餐饥一餐,更不能不吃早餐。因为一整夜没有进食后,胆汁已变得较为浓稠,长期不进早餐,空腹使胆汁分泌减少,胆酸含量降低,胆固醇成饱和状态而形成结石。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3.注意饮食卫生
饮食不卫生,或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容易导致肠道寄生虫病和肠道感染,而这些疾病是引起胆结石的原因之一。
生活细节要注意!
1.生活要有规律
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等。
2.多喝水
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和易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减轻肾脏和膀胱受害的机会。
3.适当运动
改变静坐的生活方式,办公时经常起立活动活动,加强体育锻炼,避免变得肥胖,以免引发结石。
4.放松心情
保持轻松心情,因为大脑活动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状况,如果长期处于紧张、抑郁、急躁等状态之中,就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胆囊收缩,影响胆汁的循环和分泌,促使胆结石的形成。
5.关心家族病史
医学研究发现,胆结石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人曾患过胆结石,尤其要注意饮食结构,医院去做一次腹部B超检查或血脂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