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系统的肿瘤往往因为消化道症状而被发现,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胆道系统的解剖说起。
“胆道树”胆道系统与肝脏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人体的胆道系统可以分为肝内胆道系统和肝外胆道系统。肝内胆道系统与相应的肝动脉系统、门静脉系统伴行于肝内。下图即展示了胆道系统的解剖学形态,从肝外向肝内延伸、分枝、分节,与树木的形态相似,医生们根据这些特征将其比喻为“胆道树”。
如果将肝外胆道(即胆总管、肝总管)看作是大树的树干,那么肝内胆道系统相当于大树的枝杈——细枝末节由粗及细,形成了茁壮茂密、枝繁叶茂的“胆道树(BileTree)”,而胆囊作为肝外胆道的重要组成,可以比作是生长在这棵“胆道树”上的大树菠萝。胆道与肝脏共同完成多项生理生化功能,其中一项就是由肝细胞分泌胆汁,由胆囊储存胆汁。胆道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引流胆汁,分枝分级的胆道系统犹如河流,胆汁由微小胆管汇入更粗一级的胆管,犹如小溪汇入大河,直到汇入最主干河流——胆总管,经由胆总管末端乳头汇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
了解了这些,也就明白了胆道系统的肿瘤为什么会有消化道症状了,当肿瘤压迫胆管系统后,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消化,从而出现了上腹不适、恶心,进食油腻后恶心呕吐等等症状。进一步地,如果肿瘤侵犯和压迫较为严重,就会出现黄疸、胆管炎甚至肿瘤转移、腹水等等。
正确认识肿瘤,养成健康习惯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最多见的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胆管癌,根据胆道系统的解剖分段,又分为了肝内胆管细胞癌(iCCA)、肝门胆管癌(pCCA)和远端胆管癌(dCCA)。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A)起病隐匿,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可能伴随着上腹部不适、乏力、腹痛等,此类肿瘤常呈肿块性生长。肝门胆管癌(pCCA)和远端胆管癌(dCCA)均以黄疸为主要症状,可伴随腹痛、发热。实验室检查应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特别是肝功、胆红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等。影像学检查推荐腹部(肝胆)B超,腹部增强CT,增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必要时行内窥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
胆道肿瘤的分期与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肿瘤浸润范围、肿瘤是否侵犯重要血管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局部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治疗方式、治疗理念以及抗肿瘤药物应用于胆管癌的治疗。
吸烟、精神心理因素以及相关肿瘤家族史等是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共性的危险因素。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iCCA)约占到了所有肝脏恶性肿瘤的20%,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其高危因素包括了乙肝、丙肝感染,长期肝内胆管结石伴慢性胆管炎甚至肝萎缩,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吸虫病,毒物暴露等。肝门胆管癌(pCCA)和远端胆管癌(dCCA)发病率虽不高,但预后较差。高危因素包括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反复发作的化脓性胆管炎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改善精神心理因素,远离污染环境,减少接触毒物化学品,定期体检,及时就医,实现肿瘤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有希望取得良好的疗效。
愿我们的生命之树欣欣向荣,愿我们的生命长河涓涓始流。
文章来源:医院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家属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遏制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结合目医院实际,现将我院门诊、住院等重点区域防控措施告知如下:
科室电话
内一科
内二科
内三科
内五科
外一科
外二科
内六科
妇科
康复科
透析科
眼科
耳鼻喉科
体检科
发热预检
按摩科
出生证明
急诊科
胃镜
放射科
口腔科
检验科
公卫科
碎石
彩超室
功能科
产房
儿科
急救电话
1、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感染,我院除急诊、发热门诊外的所有门诊提倡预约就诊,请前来就诊的患者合理安排时间。
预约电话
内一科
外一科
儿科
内二科
外二科
康复科
内三科
妇科
眼科
内五科
透析科
耳鼻喉科
内六科
体检科
治未病
2、提倡患者个人自行就诊,儿童、急危重症患者仅限一名家属陪同进入门诊。候诊时,分散候诊,注意保持1米间距。
3、患者及家属进入门诊大厅请出示健康码。进入诊区请听从医务人员安排,保持诊室内“一医一患”。医院已全面开放24小时在线问诊服务。
4、为避免人群聚集,医院再次强调,全面禁止住院探视,谢绝亲朋好友来院探望。建议可用电话或视频方式表达问候。
5、我院所有病区均实行严格的24小时出入管控,患者及陪护人员不允许串访其他病区及病室。
6、住院过程中,每位患者只允许1名陪护人员,随患者一同进入病房且相对固定。确需更换的陪护人员需接受流行病学史、体温等全面排查。
7、住院患者佩戴腕带,陪护人员持陪护卡进入住院病房,同时按防控要求必须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主动配合体温筛查及信息登记。
8、住院患者及陪属需接受每日两次体温监测,如体温≥37.3℃接受医护人员就诊导引。
疫情期间,为确保您及家人安全,请您自觉遵守以上有关规定,科学防护、放心就医。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祝您早日康复!
医院
医院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