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顿开荤、餐餐重油,主食零嘴样样不离荤腥,六旬婆婆胃口好、爱吃“荤”,以致腹痛难止,突变“黄人”,就医探查才知肝内胆管遍布硬质结石,所幸医生化身通路工匠,凿出“生命通道”全清结石。
61岁的蒋婆婆回忆,自五年前事业小成的子女接她到市里同住后,一直过着餐餐猪油烹饪、食用肥肉内脏、零食不重样的日子,虽期间体检查出血脂高、胆囊结石,觉得没什么明显不适,老人并没放在心上,甚至拒绝了进一步完善检查的建议。直到两个月前,腹部隐痛持续不缓解,皮肤和眼珠都变黄,担心患上肝病,经人介绍,蒋婆婆才在家人陪同医院˙医院看病。
细致查体发现老人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右上腹压痛、肝区叩痛均呈阳性,立即完善检查,蒋婆婆被确诊为肝内胆管多发结石伴胆管炎。详细询问病史、病程,普外科二病区接诊医师陈勇表示,正是由于患者平素喜爱油腻饮食、极少运动等生活习惯导致体检多项指标异常,可惜并未引起重视,进一步造成胆道的慢性炎症、胆汁瘀滞,加速结石的合成、继发胆道狭窄,恶性循环下便形成了如今肝内胆管遍布结石的局面。
为避免病情加重引发胆道出血、肝硬化等危及生命,该科主任曾翔主任医师当机立断:“在保障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快准稳清除结石!”但患者结石多、病程长、结石硬,单次取石若范围较大、冲洗时间过长极易造成胆管损伤、出血甚至急性肝功能衰竭。即便采用传统的肝部分切除或介入等手术方式,不仅创伤较大、视野受限、取石能力有限且术后也容易出现反复的胆道感染,甚至可能诱发胰腺炎。两难抉择下,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结石部位及结石大小,经积极讨论辩证,曾翔团队决定另辟蹊径治疗,开凿一条“人工通道”分次取出肝内胆管结石。
在蒋婆婆及家属的充分信任和认可下,曾翔带领手术医师胡昕鹏、陈勇、郭敦伟先期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探查,置管引流,并在超细高清胆道镜的优势助力下,全面探查肝内胆管脉络,确定穿刺点及穿刺线,由体外经皮肤精准将穿刺针直接定位至肝内目标胆管、置入导丝,在导丝引导下用扩张器成功建立经皮肝内窦道,在保障胆管安全的前提下分3次碎石、取石,成功清除所有肝内胆管结石。经近2个月精心诊疗及医护,2月9日复查,老人的结石已被全清,肝功能等系列指标恢复正常,饮食也恢复如常。
肝内胆管结石往往难以自行排出,常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曾翔表示,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原因与感染、饮食规律和生活作息等密切相关,因此严格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合理膳食、规律饮食、加强锻炼、定期体检,以及积极防治胆囊炎及其他炎症等诱发因素,是预防肝内胆管结石的日常关键动作。一旦出现上腹疼痛、进行性加深的黄疸、肝区及下胸部经常性的放射性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疼痛、寒战发热、黄疸“三联征”时,一定要尽快就医排查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能,同时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
记者:罗冰通讯员:周珊
编辑:王建
责编:刘雅婷夏天
编审: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