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王鑫鑫
山医院(医院)始建于年,是山东省首家三医院,也是国医院建设单位、山医院和临床教学科研基地、青岛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青岛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挂靠院内。近年来,医院依托厚实的底子,顺应国家政策,发挥鲜明特色,探索出医养结合的新路,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探索分级诊疗好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下沉。
发展中医特色,下沉优质资源
山医院自上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工作,中西医结合诊疗业务为当时全国开展较早的几家之一,始终不断摸索融汇中西的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拥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胆石科、国家ldquo;十二五rdquo;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神志病科、省ldquo;十二五rdquo;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风湿病科等,ldquo;胆肾结石病中医综合疗法研究室rdquo;、ldquo;心律失常益气温阳疗法研究室rdquo;入选青岛市首批重点中医研究室建设项目;医院有ldquo;李佃贵rdquo;国医大师工作室、国家名老中医工作室等各级名中医工作室10余个,重点专科均有科室的特色疗法。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包括结石病门诊、过敏性哮喘门诊、银屑病门诊、失眠门诊、痛风病门诊等在内的门诊入选市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建设项目。
在发展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医院积极探索和实践分级诊疗新模式,分批选址举办了市南区香港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尧三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云南路街道嘉祥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实行统一管理。
近年来,医院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院资源的无缝隙衔接,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等方面,通过上下联动,便捷高效的为有需要的病患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资源优势下沉,开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39种院内制剂,涵盖众多病种
山医院院内制剂特色鲜明、历史悠久,是青岛市最早设立的制剂室之一,医院现拥有制剂注册品种39个,多为该院的名老中医、专家教授数十年的科研成果,是医院中医特色的集中体现。
丁文龙院长介绍说,这些制剂品种应用范围涵盖了外二(胆石)科、神经科、风湿科、内科、外一科、妇科等多个科室,其中消石利胆合剂、通淋排石合剂、阑尾解毒汤、保心汤、养生心率饮、益气舒心颗粒剂、温心复脉口服液、清心颗粒剂、调肝舒心冲剂、益脑颗粒、缓秘冲剂、止头痛合剂、神衰一号、通络疏经擦剂、褥疮散、清热除湿合剂、补肾通络合计等百余种制剂,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丹桂祛症合剂、风湿浴液、益脑颗粒、异位安颗粒等中成药制剂在临床上应用达二三十年,这些制剂组方合理、质量可控、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在患者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医养结合助养老,赢获市民赞许
自年起,医院与养老机构达成协议,共同打造医养结合病房,共同为入院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并于年积极与社保政策有效衔接,契合文件要求,实现了为办理入住医疗专护病房手续的老人进行按床日费进行包干结算,确保医养结合政策普惠老年人。大力发展医养专护病房,把康复、护理、养老结合起来,不仅解决了失能老人的医疗养护问题,医院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医院已建立起ldquo;医中有养,养中有医rdquo;医联结合的医养结合类型,作为青岛市首批承担该项业务的定点ldquo;三甲rdquo;医院,现主要收治的是年老、伤残等导致身体某些功能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及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ldquo;医养结合rdquo;的养老方式,不仅使这部分老年病人可以接受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疗护理,还可以享受到精神慰藉,减轻了病痛,延长了寿命,保持了生命的静美和尊严。
ldquo;医养结合rdquo;的养老模式,使老年患者在养老的同时享受到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医疗护理,ldquo;医中有养,养中有医rdquo;养老模式深受广大老年患者及家属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