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钙片吃多了会得结石
草酸钙多为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分,而目前临床常用口服钙剂多为碳酸钙,同时碳酸钙有拮抗草酸钙形成的作用。
因此合理补充碳酸钙制剂,并不增加泌尿系结石风险。
国外一项对名无肾结石病史的女性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较高的饮食钙摄入可减少肾结石发生风险5%至28%,较多水摄入可减少肾结石发生风险13%至31%,而较高的钠摄入可增加肾结石风险11%至61%。
误区二:钙片吃多了会血压高
有些老年人拿着药盒问医生:“我吃的这个高血压药,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那我还能吃钙片不?会影响血压吗?”
答案是不会!因为口服钙剂是补充的元素钙,而非钙离子。
年12月,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NOF)发表的研究声明,推荐剂量的钙剂补充(每日mg碳酸钙及IU维生素D3)不增加心肌梗塞、冠心病、中风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和致死率。
误区三:我的血钙不低,我肯定不缺钙
钙和无机磷是骨骼无机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骨骼中包括了人体99%的钙和80%的磷,也就是说,骨骼才是人体的庞大“钙库”,是否“缺钙”取决于你的骨骼是否健康。
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大多由于破骨细胞活跃,发生急性或慢性骨丢失,故而血钙正常或升高;而甲状旁腺激素是重要的钙调激素之一,当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不但会造成继发性骨质疏松,同时也会升高血钙。
所以,血钙高并不能说明骨骼一定健康。
文章来源:微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