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常见病辨证论治之中医内科病证

11月18日

第三章常见病辨证论治

第二节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下)

十三、淋证(★☆☆)

(一)概述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中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病,可与本篇内容联系互参。

(二)辨证论治

表3-14

淋证的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表现

治法

代表方

常用中成药

热淋

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加减

萆薢分清丸、热淋清颗粒、三金片

石淋

排尿涩痛,尿中夹砂石,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石韦散加减

排石颗粒、石淋通片、复方金钱草颗粒

劳淋

小便涩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补脾益肾

无比山药丸加减

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五子衍宗丸

十四、癃闭(★☆☆)

(一)概述

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西医学中的尿潴留及无尿症,可与本篇内容联系互参。

(二)辨证论治

表3-15

癃闭的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表现

治法

代表方

常用中成药

膀胱湿热

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八正散加减

三金片、热淋清颗粒、复方金钱草颗粒

湿热瘀阻

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烦躁口苦,舌紫暗,或有瘀点,苔黄腻,脉涩

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代抵当丸加减

癃闭舒、用萆薢分清丸

肾阳衰惫

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头晕耳鸣,神气怯弱,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济生肾气丸加减

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五子衍宗丸

十五、阳痿(★☆☆)

(一)概述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西医学中各种男子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者,可与本篇内容联系互参。

(二)辨证论治

表3-16

阳痿的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表现

治法

代表方

常用中成药

惊恐伤肾

临房不举或乍举乍泄,心悸惊惕,胆怯多疑,夜多噩梦,头晕,耳鸣,健忘,常有被惊吓史,舌淡,苔白,脉弦细

益肾填精

大补元煎加减

六味地黄丸、龙牡固精丸

心脾两虚

阳举困难,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补益心脾

归脾汤加减

归脾丸、安神健脑液

肾阳不足

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精薄清冷,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头晕耳鸣,尿频清长,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温肾壮阳

右归丸加减

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

肝郁不舒

临房不举,或举而不坚,心情抑郁烦闷,胸胁胀痛或窜痛,脘闷不适,食少便溏,苔薄白,脉弦

疏肝解郁

逍遥散加减

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解郁安神颗粒、柴胡疏肝丸

十六、郁证(★☆☆)

(一)概述

郁证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西医学的焦虑症、抑郁症、癔病、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等出现郁证的临床表现时,均可与本篇内容联系互参。

(二)辨证论治

表3-17

郁证的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表现

治法

代表方

常用中成药

肝气郁结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失常,或女子月经不调,苔薄腻,脉弦

疏肝解郁

逍遥散加减

逍遥丸(丹栀逍遥丸),越鞠丸,柴胡舒肝丸

痰气郁结

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化痰利气

半夏厚朴汤加减

疏肝平胃丸,二陈丸合胃苏颗粒

心脾两虚

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头晕神疲,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健脾养心

归脾汤加减

归脾丸,人参归脾丸

十七、虚劳(★☆☆)

(一)概述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西医学的多个系统而多种慢性消耗性和功能衰退性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可与本篇内容联系互参。

(二)辨证论治

表3-18

虚劳的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表现

治法

代表方

常用中成药

气虚

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头昏神疲,肢体无力,自汗,不思饮食,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无力

益气补虚

四君子汤加减

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参芪片

血虚

面色萎黄,口唇、指甲色淡,头晕目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或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淡,脉细

补血养肝

四物汤加减

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十全大补膏(丸)

阴虚

面颧红赤,低烧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质光红少津,脉细数

养阴生津

沙参麦冬汤

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河车大造丸

阳虚

面色苍白,怕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舌质淡,舌体胖,苔白滑,脉沉迟

补阳温中

理中汤加减

济生肾气丸、四神丸

阴阳两虚

不耐寒热,头晕,神疲乏力,口渴,自汗盗汗,舌质淡,舌面少津,苔白,脉沉细或沉细数

阴阳双补

桂附地黄丸加减

桂附地黄丸、薯蓣丸

十八、痹证(★☆☆)

(一)概述

痹证是以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证。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痛风、肩关节周围炎等,或其他风湿病出现痹症证候者,均可与本篇内容联系互参。

(二)辨证论治

表3-19

痹症的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表现

治法

代表方

常用中成药

行痹

关节肌肉疼痛,酸楚游走不定,或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苔薄白,脉浮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防风汤加减

九味羌活丸,风湿骨痛片

痛痹

肢体关节紧痛,痛处固定,拘急冷痛,遇寒加重,得热痛缓,关节不可屈伸。苔薄白,脉弦紧或沉迟而弦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乌头汤加减

小活络丸,寒湿痹冲剂

着痹

肢体关节酸痛、肿胀重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滑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薏苡仁汤加减

尪痹

痹证日久不愈,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伸,或以尻代踵,以背代头,伴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自汗、盗汗,舌红或淡,脉细数

化痰祛瘀,滋养肝肾

桃红饮合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寄生丸,尪痹颗粒与尪痹片,益肾蠲痹丸

(三)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

本病所列中成药大都有祛风除湿通络功效,孕妇禁用,老弱、脾虚患者慎用;服用中出现胃脘不适者宜暂停服用;服用的中成药中含附子、乌头等有毒药味者,患者服药后如有头晕、心悸、舌麻、脉迟结代等中毒表现时,应即停服,必要时及时就诊。

十九、中暑(★☆☆)

(一)概述

中暑是指感受暑热之邪,耗气伤津,以发热口渴、神疲气短、心烦头晕、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干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西医学的中暑和高温损害(热痉挛、热衰竭)等,可与本篇内容联系互参。

(二)辨证论治

表3-20

中暑的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表现

治法

代表方

常用中成药

阳暑

壮热汗多,头晕胀痛,心烦,面目红赤,气粗,口渴,苔黄燥,脉洪大或数

清暑泻热解毒

白虎汤加减

清暑益气丸,清暑解毒颗粒

阴暑

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

解表散寒,祛暑化湿

香薷饮加减

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水),十滴水

阿虎医学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moc.com/wadwh/33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