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医院一级

一、医院简介

(一)

基本情况

医院开诊于年10月,年5月医院,成为第一轮次评审全国医院,也是当时鲁北地医院;年12月成为7家山东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现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20.6亿元。拥有PET-CT等百万元以上专业设备余台(件),医疗仪器设备总值10.5亿元。建院以来坚持以医疗、教学、科研并重,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牢固确立了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急救中心地位。

(二)

医疗服务能力与核心技术

医院坚持医疗工作主体地位,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提高诊疗服务水平,年医院总诊疗量.20万人次,出院病人11.46万人次,开展手术7.21万台次。高度重视医疗水平的提升,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先后开展了肺、肝、肾等器官移植,引进“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积极推进内镜、腔镜、介入、微创、康复等技术,在疑难、危重、复杂、少罕见疾病诊治方面居黄河三角洲区域领先水平;急危重症救治技术、心血管病综合诊疗技术、恶性肿瘤综合诊疗技术、内镜诊疗技术、临床营养支持技术、外周血管及综合介入诊疗技术、骨伤微创治疗技术、辅助生殖技术、脑血管病综合诊疗技术、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腔镜治疗技术、疼痛治疗与康复技术等核心医疗技术,在省内外均有广泛影响。全面推进“六大中心”建设,持续优化院内多学科协作及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山东省第一批胸痛中心、山东省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

(三)

学科与人才队伍

医院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泰山学者”设岗学科4个、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2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3个,省临床重点专科20个,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3个;4门学科进入医院科技量值全国排行百强榜,8门学科进入医院影响力排行榜百强。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医院、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单位、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创建单位、全国首批消化道肿瘤MDT医院。医院现有职工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博士、硕士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人;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临床“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在各类学会和协会中,有国家级学会分会主委、副主委7人,省级学会分会主委、副主委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4人,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31人,渤海英才杰出贡献专家1人,十佳滨州专业技术带头人4人。

(四)

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

医院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扬传、帮、带的优良教学传统,发挥专家教授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医院现承担临床医学等9个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精品课程13门。近五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厅级教学成果奖13项,厅级教学课题立项13项;有临床医学、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医院是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教学名师4人、优秀教师2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篇。

二、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简介

(一)内科学

1

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医院心血管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是独立三级学科,是山东省高校重点科室和实验室、滨州医学院重点科室、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单位。现学科设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脏康复等多个亚专业和学科研究方向,并在相应的临床及科研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学科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9项,包括省级课题8项、厅级课题9项。获经费资助50余万;发表论著8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著20篇,主编/副主编专著10余部;荣获省级、厅局级和校级奖励10项。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医学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2人,已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医学科技人才队伍。在教学方面,承担进修生、实习生、见习生的临床教学和业务培训任务。每年可接收10余名研究生开展实验研究及专业实践,重视研究生教育与实践,注重学术活动及学术交流。

2

内科学-呼吸系病学,重症医学、睡眠医学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目前是集呼吸疾病-睡眠呼吸障碍-危重症为一体的学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教育厅“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的龙头专业,滨州医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呼吸睡眠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医学会、医师协会多个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滨州市呼吸专业委员会、重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黄河三角州呼吸危重症、疑难病、睡眠疾病的诊疗、教育、研究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经形成了三个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承担和参加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综合征交互作用机制、现状调查(-年)2项,近5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3项、山东省科技厅8项、省教育厅和卫生厅等资助的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88余篇,合计影响因子.15分,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5项,滨州市和烟台市科技进步奖共7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4项。参加国家间质性肺病指南专家共识修订3项。科室团队有博导2名(山东大学医学院),共招收、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导师8人,共招收、培养硕士60余名。

3

内科学-消化系病学

医院消化内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国医师协会高级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山东省首批消化系疾病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卫生部首批临床路径试点科室。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逐渐形成了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胆胰疾病内镜治疗、炎症性肠病、胃肠动力、慢性肝病诊疗等亚专科方向,并在相应的科研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学科近5年来承担厅局级及以上课题20余项,其中国自然1项,省自然2项,厅局级课题10项。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篇,主编著作3部,科研经费近百万元,并不断将基础应用到临床,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积极探索当今形势下医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规培生带教的新模式、新方法,参与教学改革立项7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

4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医院内分泌科是鲁北地区最大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治中心,是集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指导基层于一体的内分泌代谢病专科,于年获得药物临床实验基地,已完成多项大型药物临床实验。研究方向包括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和性腺疾病、肥胖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瘤、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与代谢性骨病、内分泌性高血压、内分泌性低血钾、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生长发育障碍、生殖内分泌疾病等。科室有研究生导师4人,在医院的教研工作中有强劲的能力,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培养顺利毕业硕士研究生30余名。近五年内分泌科举办国家级及省级项目6项,多次获得医院的新技术新项目奖,发表国内外科研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5部。

5

内科学-血液病学

医院血液内科是山东省重点临床专科,是鲁北地区血液系统疾病诊疗及科研中心,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科室,是国家及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本科室现有血液专科医师14人,细胞病理诊断医师1人,护理人员24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2人,在读博士学位2人。普通病区拥有床位46张,净化层流病区床位20张,其中百级层流房间4间,血液科层流病房是目前省内最先进的血液病层流病房。本科室拥有独立的血细胞诊断室,拥有新型骨髓细胞图像采集分析系统,负责完成全院血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断任务,每年骨髓报告数量余份。本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先后开展了白血病MICM分型、骨髓活检技术、大剂量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血浆置换及血细胞单采救治重症血液病、微移植、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微移植技术治疗恶性血液疾病获得医院新技术一等奖。

6

内科学-风湿病学

医院内科学-风湿病学专业于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本专业拥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与临床、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与临床、痛风的发病机理及综合防治、常见风湿病的预后研究;近年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及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在各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5部。获滨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研成果2项达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国内领先水平。现有硕士生导师2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毕业生基础扎实,科研和实践操作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7

内科学-肾脏病学

医院肾内科是集肾脏病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为鲁北地区肾脏病诊治中心,滨州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及滨州市血液透析质控中心主委单位,硕士研究生授权学科。科室现有有临床医生11名,其中硕士生导师3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2人,硕士9人,先后与奥地医院、美国威尔康奈尔大学医学院附属罗格森肾脏病医学中心、医院、医院等建立交流与合作。科室近年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损害的基础与临床、腹膜透析超滤衰竭的研究、膜性肾病的基础与临床。在各级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

(二)外科学

1

外科学-普通外科学

(1)

肝胆外科方向

医院肝胆外科暨临床营养支持中心成立于年,主要以肝、胆、胰、脾、腹膜后肿瘤等外科疾病诊治和临床营养支持为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学科实力雄厚,目前是山东省普通外科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临床精品胆胰肿瘤外科特色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临床营养重点学科、滨州医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所属临床营养与代谢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泰山学者岗位设岗学科。学科现有一个高学历、高水平的专科团队,现有医疗、护理人员4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省级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委员22人次,核心期刊编委12人次,有海外学习培训经历8人次。学科带头人陈强谱教授是国内知名普通外科专家和临床营养专家。学科拥有数字化一体手术室、杂交手术室、功能检查室、临床技能培训室、手术直播示教系统、3-D腹腔镜、高清腹腔镜、纤维胆道镜、CUSA、超声刀、氩气刀、Ligsure、IQQA肝脏三维影像规划系统、DDK-肝脏储备分析仪、人体成份分析仪、人体能量间接测定仪、微量元素测定仪、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肠内营养泵、生物安全柜等先进设施设备。学科以治疗肝、胆、胰、脾、腹膜后肿瘤等外科疾病及腹腔镜手术、腹部肿瘤综合治疗、临床营养支持为特色和研究重点,同时对其他复杂的普通外科疾病治疗亦有独到之处。常规开展腹腔镜肝胆胰脾等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腹腔镜内镜联合治疗胆石病等复杂手术,其中联合血管切除与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自体肝圆韧带重建腹部大血管技术、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技术、腹部手术加速康复外科项目为学科主要临床特色和优势。学科教学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目前科学研究方向重点是:1.肝胆胰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2.临床营养与代谢研究3.肠黏膜屏障研究4.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研究。近5年来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厅局级课题8项,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15余部。先后在Hepato-gastroenterology、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HPB、CellPhysiolBiochem、ChineseJournalofMedicine、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护理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被SCI、Medline等收录20余篇,论文被国内外文献引用余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10余项。学科是山东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先后举办国家级、省级继教项目30余期,承担《早期肠内营养技术》与《PICC技术》2项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先后获得“齐鲁杰出医师”、“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滨州市优秀科研工作者”、“滨州医学院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科研教学奖励12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

(2)

临床营养方向

滨州医学院临床营养学专业为学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国内最早的目录外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培养具有临床思维的临床营养专业人才为目标,自年开始正式面向全国招生。本硕士点依托滨州医学院临床营养研究所、医院临床营养科、山东省临床营养重点学科及山东省临床营养与代谢重点实验室,目前学科开设有临床营养门诊、治疗膳食配置、肠内及肠外营养配置、营养与代谢实验室,拥有代谢车1台、人体成分分析仪2台、便携式彩超1台、营养食物模型余件、便携式身高体重秤2台及多种肠内营养泵等先进仪器设备。本学科自年开始进行肠内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工作,于年成立临床营养支持中心,在外科营养与代谢、危重病人营养治疗、肠屏障功能维护、超低体重新生儿营养支持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形成了外科营养与代谢研究、危重病营养、营养与肠黏膜屏障维护、肥胖机制研究四个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本学科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营养专业论文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论文被国内外文献引用余次,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另外还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继教项目5项。学科招收全日制以及同等学力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2人毕业,3人在读。

(3)

甲状腺乳腺外科方向

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是全国乳腺癌临床数据协助组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中国乳腺微创与腔镜手术联盟成员单位、山东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山东省区域乳腺中心联盟分中心,是山东省青年文明号科室、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滨州医学院重点科室、滨州医学院创新团队、医院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由住院病房和门诊一体化诊疗中心构成。住院病房开放床位96张,拥有医师22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医学博士5名,硕士16名。门诊一体化诊疗中心由门诊诊室、超声检查室、门诊手术室等组成,可完成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Mammotome微创活检术、常规门诊手术、输液港置入、乳腺炎患者置管引流等操作,极大方便了患者的就诊。科室年门诊量余人次,年收治患者余人次,年手术量达余台。为更好的服务患者,科室适应专业化发展需求,分为甲状腺外科和乳腺外科。

科室成立了乳腺外科实验室,面积约平方米,总资产近余万元。团队负责人及团队骨干承担并完成乳腺癌化疗耐药相关的国家自然基金3项,卫生部子课题2项,承担并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累计科研经费达多万元。并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获省市级、校级科研奖励10余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与参编著作10余部。

(4)

胃肠外科方向

胃肠外科是鲁北地区最大最早的一个集医疗服务、教学、科研为一体,学术气氛浓郁、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不断发展壮大的专业化的胃肠外科疾病治疗中心。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其前身是滨医附院普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历史积淀深厚,是滨州医学院普外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其中正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7人。博士5人,其中3人兼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10人。省市级专业委员会委员12人,国内外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特约编委1人。并有精干的护理队伍18人,实行星级护理服务。科室设有专业的诊疗室、门诊、胃镜检查室、造口门诊、临床药物实验(GCP)实验室。年完成胃镜检查及治疗余例,年完成胃肠道手术0余例。科室发表论文数篇,被SCI、EI等收录。编著作数部、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完成临床药物试验2项,培养多名硕士研究生。

科室特色医疗、科研项目:

①胃肠道肿瘤及疾病的规范化治疗。

②腹腔镜微创技术推广与普及。

③胃转流、袖状胃切除术治疗II型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

④胃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胃肠道疾病及经皮微创胃造瘘术。

⑤急腹症以及复杂腹部损伤的救治。

⑥专业的伤口及造口门诊——随诊、护理、治疗复杂伤口及造口患者。

⑦区域内首家以获批准的国家临床药物实验(GCP)基地科室及实验室。

(5)

结直肠疝外科方向

结直肠疝外科是省级重点专科,经过十年不懈奋斗和不断创新,现已成为设备先进、技术过硬、服务优质的临床专业科室。科室人才梯队合理、医疗教学和科研理念先进,是医院的优势学科。有医师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7人,医师中有博士2人、硕士12人;护理团队现有护理人员24人,全部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15人,护师6人,护士3人,医院评为优秀护理组、先进带教科室。拥有结直肠疝外科门诊、便秘治疗中心、电子肠镜室、一体化3D/2D腹腔镜手术室及成熟的结直肠癌MDT团队。开放床位72张,年收治病人余人、开展手术余台次。科室以快速康复医学及微创技术为发展重点,在鲁北地区最早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大的结直肠肿瘤及疝微创治疗中心之一。近年来结直肠疝外科紧跟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在省内、国内率先开展各类腹腔镜微创技术,形成微创治疗结直肠、便秘及疝疾患为主的专业特色科室,整体技术实力居先进行列,实现了全面微创化、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护理团队秉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护理理念,对住院造口患者开展以术前评估、造口定位、术后造口管理、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等一体化的特色护理服务,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造口伤口护理品牌。于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造口联谊会”为传授造口护理知识,促进造口人士相互交流,降低并发症,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加快了造口人士回归社会。近年来承担省部级等课题3项,荣获滨州市技进步奖1项;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主编著作3部。

2

外科学-骨外科学

(1)

脊柱外科方向

医院脊柱外科成立于年,是黄河三角洲区域微创治疗脊柱疾患、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肿瘤、脊柱畸形等为主的医疗服务及临床、教学、科研、康复、急救中心。医疗团队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7人;博士6人、硕士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是国内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领先技术团队,完成微创手术的难度、类型、规模和数量位居国内前列,整体技术实力达国内领先水平,多项技术国内领先。实现了全脊椎伤患全面微创化、个体化、规范化、综合性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

①数字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开展机器人辅助下脊柱疾患各种手术。全省率先开展了3D打印椎间融合器及个性化人工椎体等金属植入物的相关手术,进行术前规划、模型打印、手术导板应用。

②脊柱肿瘤诊疗技术:脊柱肿瘤en-bloc切除术、后路肿瘤切除减压内固定术、肿瘤切除骨水泥填充内固定术、肿瘤射频消融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穿刺肿瘤活检术等治疗技术。

③微创诊疗技术:国内率先开展脊柱内镜技术、通道技术、微创内固定技术、脊柱介入诊疗技术、显微镜下脊柱疾患治疗技术以及椎间盘纤维环修复与重建技术修复技术。

④各类脊柱疑难危重病例经典诊疗技术

脊柱外科完成国家、省部级、厅局级课题22项,在研课省部级、厅局级题10项,发表论文86篇,其中SCI22篇,参编专著16部,获得专利8项;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科室其他厅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共10项,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一、二、三等奖15项。承担国内进修医师培训工作。是国内少有的大型微创脊柱外科培训基地,全国20多个省份的微创医师、业务骨干前来进修、参观学习。

每年多次承办全国、全省学术会议,近年来脊柱外科团队在全国大型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百余场次;定期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医学中心、科研机构进行人才和学术交流;与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奥地利等建立了长久的业务合作关系。

(2)

关节外科方向

医院骨关节外科是鲁北黄三角地区关节疾病诊疗中心,关节镜微创治疗中心。科室现有编制床位65张,由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2个病区、2个门诊、冲击波治疗室、门诊手术室、关节腔穿刺注射室、骨科精准治疗研究室等组成。医务人员47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人员3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9人。所有高年资医师都有国外培训经历,专业素养与学术水平高超。学科梯队建设合理,为医院重点科室。年10月,我医院联合成立骨关节交流合作中心。同年11月成为我省首批通过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临床应用能力审核的临床专业科室。

科室拥有一流的人才和先进的设备,年门诊量超过0人次,年手术量余例。科室坚持以治疗各种关节疾患为特色和主要发展方向,在骨关节炎、运动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诊疗体系。在人工关节置换与翻修、髋膝肩肘踝关节镜技术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骨关节外科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医疗为中心,教学科研为两翼,不断开拓进取。近年来,科室积极申请高层次科研课题,共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厅局级课题9项。近三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SCI收录文献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30余篇。自医学院开设骨科课程以来,我科即承担学校各专业以及留学生的教学工作。9年被医学院授予骨外科医学硕士研究生授予点,至今已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2人,在职研究生7人。具有高层次教学科研水平。

(3)

创伤骨科方向

医院创伤骨科作为鲁北地区最大的骨科创伤性疾病的诊治中心,全国骨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要以采用髓内钉、接骨板及外固定架等手段治疗各部位骨折(包括脊柱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四肢骨折)为主要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并且在微创理念处理复杂骨折和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骨缺损、骨髓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利用Ilizarov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骨髓炎及骨科矫形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承担山东省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向全国推广骨外固定技术。近年来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5项。获得滨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滨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出版医学专著5部,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科室人员在国内及省内专业学组担任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并与国内外著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培养研究生近20名。

(4)

手(显微)外科方向

医院手(显微)外科成立于年7月1日。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一个专业化的业务科室,业务涵盖范围包括:1)各种类型手部外伤,手指再造;2)各种创面的显微外科处理;3)四肢神经卡压疾病;4)四肢动脉外伤性或者其他病变导致的破裂需要外科修复,或者肢体远端供血不足需要显微外科修复者;5)腕部,手部良恶性骨、软组织肿瘤性疾病;6)手、腕部先天性畸形如多指,并指;后天性畸形如掌腱膜挛缩症等疾病;7)协同其他科室进行组织修复、血管、神经吻合等;8)各种类型骨折脱位的治疗;9)腕关节镜治疗腕部疾病。培养研究生已毕业工作4人,在读2人。

(5)

足踝外科方向

医院足踝外科是鲁北地区第一个成立的治疗足踝疾病专科科室,也是目前鲁北地区唯一一个诊疗足踝疾病的专科科室。科室自年7月1日成立,无论在治疗疾病种类还是技术水平均为鲁北地区代表水平。科室目前固定医疗人员10人,其中教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7人。目前本科室主要开展足踝部急慢性损伤、足踝部感染、足踝部各种畸形矫正、各种骨病、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与相关研究。近年来科室把显微外科技术应用到矫形及骨肿瘤切除后骨与软组织的重建中,大力开展踝关节镜治疗,致力于各种疾病的微创治疗,业务水平在不断提升中。科室先后承担省部委研究课题近3项,医学院级课题3项,科研总经费20余万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SCI4篇,获得滨州市级科技进步奖励1项,主编和参编著作6部,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科室先后派出医院进修深造,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先后邀请国内及省内多位专家来我院足踝外科进行学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术的发展。

3

外科学-胸外科学

医院胸外科医疗技术实力在鲁北地区居于领先地位,是鲁北地区本专业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创建科室,由张庆广教授担任胸外科主任。张庆广教授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胸外科主任,滨医附院肺结节诊疗中心主任。

胸外科技术实力过硬,人才梯队合理,医疗设备先进。现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2人,拥有博士3人,硕士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胸外科设置床位42张。积累了近万例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经验,每年完成各类手术近台。胸部疾病的微创治疗为我科特色,目前全胸腔镜微创手术比例达到60%以上,肺部疾病微创手术率超过80%。近年来,我科完成省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5项,参编本、专科教材2部,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9部,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40多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科技获奖10余次。

4

外科学-神经外科学

神经外科创立于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余名医护人员的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拥有滨州市3D打印重点实验室和医院神经外科解剖实验室。以重症监护、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肿瘤为特色的亚专业,拥有正式床位张(4个病区)。

目前可开展各种颅脑及脊髓、脑血管介入手术,以显微神经外科为特长,对各种疑难病症如脑干肿瘤、颅内动脉瘤、脊髓髓内肿瘤、复杂性颅底肿瘤、巨大脑垂体瘤、颅咽管瘤、巨大脑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震颤麻痹等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神经内镜被广泛应用于颅底肿瘤、脑室内肿瘤、脑积水,脑内血肿的治疗,免除了病人常规开颅手术的痛苦。针对急性脑卒中,行溶栓和取栓,以及行大骨瓣减压、颅内外血管显微吻合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上有独到之处,尤其在复杂的动脉瘤的手术及介入治疗方面更有丰富的经验。在经单鼻孔入路、眶上锁孔入路垂体瘤切除等微创手术以及听神经瘤全切保留面、听神经方面也颇有建树。现已开展的神经功能缺失性疾病和颅脑恶性肿瘤的内放射治疗已取得了可靠的临床疗效。近2年来我们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开展3D打印精准医疗特色服务,在临床及科研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科室目前有莱卡手术显微镜3台、美敦力气钻及动力系统、蛇牌神经内镜系统、颅内压监护仪、术中B超、数字DR大型仪器,价值近万元。

神经外科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省部委研究课题6项,科研总经费余万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1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4项,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

现有医师总人数3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中华医学会山东省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脊柱分会副主委1人,滨州市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6人及硕士学位30人。我科中青年医师有1人,获得院级突出贡献奖。

5

外科学-小儿外科学

医院儿外科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卫生部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属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儿外科疾病诊疗中心。诊治范围涵盖新生儿、小儿胸腹部、泌尿、骨科等疾病的三级学科。擅长各种疑难和复杂的手术,近两年完成了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伴肝门部狭窄的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成形Roux-Y肝肠吻合术,小儿肾积水,先天性巨结肠手术;胆道闭锁Kasai手术、食管闭锁一期或分期手术、巨大骶尾部畸胎瘤手术、巨大脐膨出与腹裂分期手术、各种类型尿道下裂手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腹腔镜治疗各类阑尾炎及小儿斜疝、鞘膜积液,完成率达到99%。近几年小儿骨科全面开展,完成了复杂先天畸形的矫正治疗,巨大骨肿瘤的系统治疗,治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室承担了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余篇,承担科研项目4项,经费80余万元。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励。

6

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医院泌尿外科是一个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的专业科室。现拥有临床医师14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医学博士2人,硕士11人。科室拥有床位51张,年门诊量约00余人次,年住院人数0余人,年手术量1余台。经过近30多年的努力,至今已发展成为鲁北地区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医教研中心,同时也是鲁北地区的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疑难病诊治中心和急危重症救治中心。

作为鲁北地区重要的临床医疗中心之一,滨医附院泌尿外科最突出的临床特色是不断开拓进取,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疗法。第二个临床特色是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和操作。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的理论、观念和规范给患者带来最佳的诊疗效果。第三个临床特色是全方位、大规模地应用微创技术。第四个特色是临床与基础科研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滨医附院泌尿外科在泌尿系感染、肿瘤、梗阻、先天性畸形、结石、结核、尿控等方面的治疗均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尤其是在各种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治以及各种急危重病例的综合救治方面达到很高水平。现主要有2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泌尿系肿瘤基础研究”及“器官移植与保护”。科室内拥有4项各级课题,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屡有论著发表,已发表SCI文章6篇,中华系列杂志文章10余篇。其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7

外科学-整形外科学

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是鲁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唯一的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是滨州医学院外科学硕士学位授予专业,整形专业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也是烧伤、整形、美容疑难病诊治中心、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复杂疑难伤面修复中心。作为省内外知名的品牌科室,在医疗服务领域独具特色。科室拥有美容与整形外科、体表肿瘤根治与修复重建、复杂创面处理、烧伤治疗及功能康复、烧伤瘢痕综合治疗等五个亚专业。科室医师9名,其中医学硕士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护理人员20名。

科室专门设置了无菌隔离病区,病床35张。病房有独立的换药室,清创室,手术室。设有门诊病人接待室、门诊换药室、门诊美容手术室。医院重症医学科专门为烧伤外科设置单间隔离烧伤病人救治单元。医院手术室也专门设置供烧伤病人手术的负压层流手术间。全面开展了各类美容项目,成熟开展了烧伤瘢痕整形、烧伤病人后期功能康复、各种复杂创面处理、面部五官整形、器官再造、四肢躯干整形、乳房整形、会阴整形、先天性皮肤组织缺陷治疗、体表肿瘤切除后继发缺损修复等业务。

医院高度重视烧伤外科学科发展,制定了学科发展目标和规划,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配置和人才培养。年医院新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启用后,医院在发展空间、实验平台建设、人才引进、设备购置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以满足学科发展规划的要求。自年以来,科室门诊量、住院人数、病床周转率持续大幅上升,病人平均住院日持续下降。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服务百姓的宗旨不变,百姓将会永久获得优质、高效、廉价的医学服务。

8

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

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是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心脏大血管中心。现有医师9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病房设置普通病床24张,监护病床7张。拥有包括体外循环机、经食道心脏超声、冠脉流量仪、主动脉球囊反搏、多导联有创心电监护仪、无创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血气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自年开展心脏直视手术以来,心脏大血管外科共开展各类心脏手术余例。目前,可独立开展主动脉夹层治疗,全主动脉替换,全胸腹主动脉替换,复杂二次心脏手术,瓣膜成形,瓣膜替换,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室壁瘤切除,各类先心病矫治、心脏肿瘤手术、心脏外伤修补术等,涵盖了所有心脏大血管外科范畴。伴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在常规体外循环手术的基础上,近年来逐步开展了“孙氏手术(主动脉夹层标准术式)”、经胸小切口微创术、房颤外科治疗等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医院及科室不忘社会责任,年与滨州市红十字会联合发起“天使救心”工程,并成为“阳光天使基金”医院,救助患儿的范围辐射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在积极开展心脏大血管疾病救治的同时,医院临床实验中心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与心脏功能辅助研究工作。目前科室承担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滨州市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国内外论文30余篇;获科研奖励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滨州医学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自年开始招生,研究方向包括:1.瓣膜外科方向;2.心脏大血管外科方向;3.先心外科方向;4.冠状动脉搭桥方向。目前为止共培养全日制研究生3名,已毕业1人,毕业生中,医院工作1名。

(三)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疾病及保健的临床医学主要学科之一,学科内容包括妇科学、产科学、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女性保健等部分。医院妇科、产科均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为滨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滨州市妇科、产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妇产科学的医、教、研中心。拥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学、围产医学与高危妊娠、辅助生殖与生殖内分泌。在鲁北地区,率先开展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技术位居全省前列,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妇科疑难及危重患者救治中心。产科全面开展围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出生缺陷监测、优生遗传咨询、孕妇学校、无痛分娩、产后康复等一系列整体化、人性化的医疗及护理措施;擅长各种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治疗,具备危重产科病人抢救的技术和设备,成为鲁北地区的产科医疗中心,承担着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生殖医学科先后开展了宫腔内人工授精、经阴B超引导下多胎妊娠减胎术、经皮附睾睾丸穿刺取精术、精子冷冻、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多项技术;于年6月获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正式运行资格,成为鲁北地区唯医院,为众多的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科室高度重视科研与教学工作,近五年共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5项、厅局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6项,获得校级奖项6项;近年来在SCI收录25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余篇;主编著作30余部,申请专利10余项。我科承担着妇产科学的教学工作,我校临床医学本科、专科、影像学等各专业的教学工作,每年均有多名教师荣获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先进工作者、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每年可接收20余名研究生开展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近年培养研究生近50名,毕业后均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其中95%以上医院。

(四)儿科学

医院儿科是滨州医学院校级和院级重点学科,曾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滨州市妇幼保健先进集体”、“山东省女职工建工立业标兵岗”、“滨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儿科固定科室有:儿童消化与肾病科、儿童血液与神经科、儿童呼吸与重症科、NICU、新生儿母婴同室病房、PICU。作为鲁北地区儿科医疗中心,承担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小儿常见病和危重疑难病的诊治以及儿童保健工作,其中儿童支气管镜、儿童重症监护、儿童肾穿刺活检、儿童遗尿症诊治、儿童矮小症诊治等均开创鲁北地区的先河,走在鲁北地区最前列。同时科室仍在不断外派医护人员到北京、医院进行短期培训和学术交流,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自9年与澳大利医院签订协议,已经顺利开展国际儿科学研究生课程,目前已有多人顺利通过课程考核。并先后派出3名学员进入澳大利医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学科多名教师连续多年获得校级及院级优秀教师或优秀带教荣誉,在完成繁重的临床工作、教学工作的同时,儿科积极进行科研工作,近5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SCI论文10篇;主副编教材7部,专利8项;获得省部级立项课题10项,厅局级立项课题7项,校级课题11项,教学改革课题2项;获得省级奖项5项,市局级奖项7项,校级奖项10余项;完成验收鉴定省部级6项、厅级课题3项,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自6年开始招生,研究方向已由原来的4个发展为7个,包括:1.儿童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2.小儿呼吸与免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新生儿肺损伤的相关研究;4.新生儿脑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5.儿童神经与感染性疾病;6.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与免疫;7.儿童重症与免疫。目前为止共培养研究生76名,已毕业48人;毕业生中,医院工作者33名,继续攻读博士者3名。为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实验的顺利开展、论文的发表及学位论文的撰写,儿科学教研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专门的办公室,可供研究生查阅相关资料、整理、书写论文,进行学术讨论等,同时本教研室与学校中心实验室及临床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实验室检验工作提供过硬的技术及场地支持。

(五)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滨州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为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本学科依托校本部、医院建有分子影像学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中心、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年医学影像学专业和医学影像学教学团队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分子影像学“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年本学科分子影像学科研团队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年分子影像学实验室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年医学影像科被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山东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年本学科与天津大学共建“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中心”;年分子与功能影像协同创新中心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年本专业被学校评为“临床医学+X”学位点培育建设项目。

本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具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分子影像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腹部影像诊断与研究、神经影像临床与基础研究、超声新技术临床应用、介入医学临床研究、核医学核素显像诊断与核素治疗、分子影像放射性药物研究等。近五年本学科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三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论文3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7项成果获滨州市科技进步奖。目前本专业毕业生医院;多名研究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六)神经病学

医院神经内科是集教学、科研、临床一体的重点学科,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及卫计委脑卒医院重点科室,目前科室设置有头痛及发作性疾病、脑血管病及脑血管介入诊疗、认知障碍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骨骼肌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及感染性疾病等多个亚专业和学科研究方向。神经病学研究所正在积极建设与不断完善中。科室与学校代谢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和脑中风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相关方向研究生可有赴美国学习交流机会。年被授予神经病学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科室目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博士后2人,博士4人,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近5年共发表论文余篇,多人次获山东省、滨州市科技进步奖和其它部门及教学奖励。学科自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有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学生就业率%。神经内科目前设有3个诊疗病区、神经功能检查室(肌电图与诱发电位室、颅脑与颈部超声室、脑电图和视频脑电监护室、眼震电图与平衡实验室等)、记忆门诊与神经精神功能检查室等,配备有多项先进检查检测设备。

(七)耳鼻咽喉科学

医院耳鼻咽喉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于9年获批,招收耳鼻咽喉科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位于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滨医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奋斗和不断创新,已成为设备先进、专业技术过硬、服务优质的临床专业科室。设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治疗室、听功能检查室、前庭功能检查室、助听器验配室、内镜室、变态反应室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病区,开放床位84张。

科室拥有先进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用手术显微镜(LEICA)、德国富德耳鼻喉手术影像导航系统、STORZ全高清鼻内窥镜系统、日本OLMPUS电子喉镜、德国WOLF鼻内窥镜手术系统、美敦力IPC、XPS、XPS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综合动力系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激光手术系统、低温等离子治疗仪、德国STORZ支撑喉镜、小儿硬管支气管镜纯音听力计、声导抗中耳分析仪、ABR、ASSR、耳声发射仪、眼震电图仪、VAT、HIT、良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电耳镜、韩国产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综合治疗台等一大批高、精、尖临床优秀检查和治疗设备。

科室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委研究课题近11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余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9项,主编和参编著作9部,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先后派出10余位专家赴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学习进修,多次主持和参加世界、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先后邀请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多位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术的发展。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十余人。

(八)急诊医学

医院医院重点专科,为山东省滨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滨州市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是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和重症监护治疗三位一体的大型急救医疗技术中心,黄河三角洲地区急诊医学的医、教、研中心。年接诊3万余人,出入院病人0人次,病种丰富,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在救治危重疾病如猝死、各类休克、各种中毒、电击伤、中暑、淹溺、严重多发伤、复合伤、心脑血管意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急性重症药物中毒治疗方面,采用先进的血液净化等联合治疗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EICU的建立与发展,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床旁超声检查技术、多种模式的血液净化联合技术、鼻肠管营养技术、无创心排量监测技术、有创心排量检查技术、枸橼酸抗凝等技术,均具省内同专业领先水平,为进行危重病人相关的课题奠定了坚实的临床基础。科室为研究生建立了专门的学习室和图书室,促进完善研究生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科室研究方向包括急诊医疗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心肺脑复苏,中毒机理与救治,急性创伤救治等方面。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6项,获得校级奖项6项;近5年来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10余部,申请专利10余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自年确立急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以来,已经培养急诊医学研究生10余名,医院从事医学相关工作。

(九)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医院精神心理科于年开诊,科室集医、教、研、预防、康复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患者资源、教学资源和雄厚的科研能力。并于医院协同成为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所在教研室有研究生导师2名,专职教师7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2名,博士研究生3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精神病学,如采用分子遗传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生化学、神经生理学、精神药理学等技术重点探讨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教研室拥有独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代谢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moc.com/wazlyy/108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