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帕金森病照护二帕金森的分类及临床

本文内容来自于《中国老年医疗照护丛书》。《中国老年医疗照护丛书》今年4月将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出版。

帕金森病的概念、分类及对健康的主要危害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为止,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脑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帕金森病临床症状。,临床上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不稳等运动症状,以及焦虑、抑郁、认知障碍、幻觉、淡漠、睡眠障碍、便秘、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感觉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医学临床诊断中帕金森病特指原发性帕金森病。而广义的帕金森病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遗传变性病性帕金森综合征。由于广义帕金森病病种繁多,本书主要围绕原发性帕金森病进行讲解。

虽然帕金森病本身不具有致死性,但随着帕金森病病程进展,患者运动功能严重受累,导致较高的致残性并诱发相关合并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治疗,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

帕金森病诱发因素和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为止,帕金森病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已有的研究提示年龄老化、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帕金森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感染、外伤、应激刺激、炎症反应等因素可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及病情波动。咖啡、茶多酚、姜黄素等可能为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

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运动并发症。

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主要表现

1.静止性震颤(statictremor),约70%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典型的表现是频率为4~6Hz的“搓丸样”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

2.肌强直(rigidity)检查者活动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可觉察到有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呈现各方向均匀一致的特点,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为“铅管样强直”(lead-piperigidity)。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转动齿轮,故称“齿轮样强直”(cogwheelrigidity)。

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运动迟缓指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在多个方面。面部表情动作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maskedface)。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micrographia)。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因不能主动吞咽至唾液不能咽下而出现流涎。夜间可出现翻身困难。

4.姿势步态障碍,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PD患者行走时常常会越走越快,不易至步,称为慌张步态(festinatinggait)。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冻结现象,表现为行走时突然出现短暂的不能迈步,双足似乎粘在地上,须停顿数秒钟后才能再继续前行或无法再次启动。冻结现象常见于开始行走时(始动困难),转身,接近目标时,或担心不能越过已知的障碍物时,如穿过旋转门。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

1.神经精神症状,如认知功能减退、焦虑、淡漠、抑郁、冲动控制障碍等;

2.睡眠障碍,如日间过度睡眠、不宁腿合征、失眠等;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尿潴留、尿失禁、体位性低血压等;

4.感觉障碍,如疼痛、疲乏等。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主要包括:症状波动和异动症。

症状波动(motorfluctuation)包括疗效减退(wearing-off)和“开-关”现象(on-offphenomenon)。疗效减退指每次用药的有效作用时间缩短。异动症又称运动障碍(dyskinesia),表现为头面部、四肢或躯干的不自主舞蹈样或肌张力障碍样动作。可具体分为:在左旋多巴血药浓度达高峰时出现者称为剂峰异动症;在左旋多巴血药浓度低谷时出现者称为剂末异动症,在剂峰和剂末均出现者称为双相异动症,足或小腿痛性肌痉挛称为肌张力障碍,多发生在清晨服药之前,也是异动症的一种表现形式。









































谁看好了白癜风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moc.com/wahl/48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