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牛病生出的世间神物牛黄

牛黄,体轻气香,置舌上,

先苦后甘,清凉透心者为真。

——明?李士材

“为世神物”

牛黄作为药物使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上品”之药。明代著名医家缪希雍作了高度的评价:“牛为土畜,惟食百草,其精华凝结为黄,犹人身之有内丹也,故能解百毒而消痰热,散心火而疗惊痫,为世神物,诸药莫及也。”所以,历代许多名贵的中成药,诸如被称之为“中医三宝”的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以及六神丸、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等,都是以牛黄为主要成分,因为它具有清热解毒、开窍豁痰、熄风定惊之功而被广泛应用于高热、昏迷、抽搐、中风、痰厥、癫痫等病症,特别是牛黄的解毒和镇惊功能,早已使它身价百倍。有趣的是,在元朝时期,居住在塞北西域的蒙古族人,在久旱无雨时,常以牛黄、狗宝之类走兽腹中的结石,作为祷雨的神物,这在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四》中的“祷雨”条文下作了详细记载。

大约在15世纪,牛黄在欧洲便登上了大雅之堂,在英法皇家贵族中,达官贵人们都把拥有牛黄视为尊贵和富有的标志,在他们的全部财产中,要数牛黄是最珍贵的了。当时的英国女王,颈上常常佩戴牛黄做成的项链,以作误食有毒食物后的“解毒”之用。据说,女王曾让她的厨师先吃有毒食物,然后再服用牛黄以验证牛黄的解毒作用。此外,在澳洲及美洲,用牛黄治疗疾病都有悠久的历史,由此可见,牛黄早已是“誉满全球”的神物了。

古人云:物以稀为贵。牛黄的珍贵,在于它来之不易。牛黄是病牛体内的一种结石,牛得了这种结石病后,便会出现枯瘦,吃草少,喝水多,行走无力,眼睛发红失神等症状,最终会病死。所以说,一枚牛黄的获得,往往是以牺牲一头牛的生命为代价的。更主要的是,牛患胆结石的并不多,因此,天然牛黄就非常难得,其价格异常昂贵。正是由于牛黄的神奇疗效,再加上难得,这就使得牛黄不仅身价高贵,而且供不应求。我国科技人员为了解决牛黄药源的不足,从两个方面作了努力。一是分析出牛黄的化学成分,再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合成。实验证明,用人工合成的牛黄代替天然牛黄,同样收到理想的疗效。二是探讨了牛之所以患胆结石的发病机理,并从人工河蚌育珠中得到启示,采用给牛做胆囊置入异物(埋核)手术的方法,促使其增多分泌物,并在“核”的表面凝聚成牛黄。这样培育出来的牛黄,经过药物鉴定和临床应用,质量效果与天然牛黄完全相同,这为天然牛黄资源开拓了新的途径。

扁鹊与牛黄

战国时期,扁鹊在渤海郡(今河北任丘)一带行医。一日,他正从药罐中取出煅制好的青礞石,准备研末为邻居阳文治疗中风偏瘫。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扁鹊问其究竟,原来是阳文家中养的一头十几年的黄牛,不知何故,近两年来日见消瘦,以致不能耕作,故阳文的儿子阳宝,请了人把牛宰杀了。谁知,阳宝发现牛胆里面有块石头。扁鹊对此,颇感兴趣,嘱阳宝把石头留下,以便进一步研究。阳宝笑了:“先生莫非想用它做药?黄牛之病源于结石,这结石乃病根也,哪能治病?”扁鹊一时也回答不出,随手把结石和桌上的青礞石放在一起。

正在这时,阳文的病又发作起来,扁鹊赶到,只见阳文双眼上翻,喉中碌碌痰鸣,肢冷气促,十分危急。他一边扎针,一边叮嘱阳宝:“快!去我家桌上把礞石拿来!”阳宝气喘吁吁地拿来药,扁鹊也未细察,很快研为细末,取用五分给阳文灌下,不一会儿,病人停止了抽搐,气息平稳,神志清楚。扁鹊回到屋里,发现青礞石仍在桌上,而桌上的牛结石少了,忙问家人:“何人动了结石?”回答是:“刚才阳宝回来取药,说是您吩咐的呀!”这个偶然的差错,却给扁鹊带来了深思:“难道牛的结石,也有豁痰定惊作用?”于是,他第二天有意识将阳文的中药里的青礞石改换为牛结石使用。三天后,阳文病势奇迹般地好转,不但止住了抽搐,而且偏瘫的肌体也能动弹几下,喜得阳文连声称谢。扁鹊说:“不用谢我,还得谢谢你的公子呢!”于是将阳宝错拿结石代礞石的经过讲了一遍,并说:“此石久浸于胆汁之中,苦凉入心肝,能清心开窍,镇肝熄风。”阳文问道:“这药叫什么名字呢?”扁鹊思索片刻:“此结石生于牛身上,凝于肝胆而成黄,可称它为‘牛黄’。”然后又进一步说:“牛黄有如此神效,堪称一宝,牛属丑,再给它取个别名,叫丑宝吧。”

黄牛“胆石症”

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可以说是标准的“胆结石症”的产物。据传说,患有结石的黄牛,每天黎明时分,东方欲晓,都要对着东方咳嗽三声。长此以往,所产生的牛黄,为黄中上品。曾有报道说:年5月2日,山西定襄县农民贺海田从一头15龄的牛腹中取出一块克的大牛黄。当年10月25日,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艾河村艾光六又从一头11龄母牛体中取得一块克重的“牛黄王”。按《恙海杂志》云:牛黄有家黄、野黄之分,家畜犛牛、犏牛、黄牛皆能生黄,凡家牛剖腹所得者为多,名曰牛黄;野黄又名真西黄,《外科全生集》称“犀黄”,真犀黄者,“金黄色,纹理粗,暑天蚊虫不集。汤初沸时,捻末少许撒之,沸汤顿无巨泡矣。”牛黄全年均产,于每次宰牛时,注意牛的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即为牛黄,取出后置阴凉处阴干,切忌风吹、日晒、火烘,以防破裂和变色。牛黄取于胆囊者,形状较圆,商品称为“胆黄”或“蛋黄”,取之于胆管或肝管者,形如管状,称为“管黄”。牛黄在我国大多省份均产,以西北、东北的产量较大,产于西北者称“西牛黄”或“西黄”,产于东北者称“东黄”、“东牛黄”,产于京津者称“京牛黄”。进口的牛黄,源于加拿大、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玻利维亚等地者,俗称“金山牛黄”。按传统习惯,进口牛黄均不及中国牛黄,历史上均以中国牛黄为上等。

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曾说:“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者亦然。”人能患胆结石病,动物也能患胆结石、肾结石、肠胃结石等,宋代名医寇宗奭还提到过“骆驼黄”,也属动物结石之类。相传古代波斯国王一天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然而打开宝盒一看,里面竟是一颗平平淡淡的小石子。国王大怒,以为这是愚弄自己,下令将来使斩首。这时来者对国王说:“陛下,既是让我死,那就请赐给一杯放着这块石子的砒霜毒酒吧。”他喝下了毒酒,竟安然无恙。这时,国王才知道这是一块“宝石”。原来,这小石子是无峰驼消化道中的结石——毛粪石,由于无峰驼常喜舔食自己的皮毛,皮毛分解后与食物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结石,其化学性质与砷酸盐(砒霜属亚砷酸盐)很相近,故能吸收,置换毒酒中的砷,使之失去毒性。再如狗的胃结石,也属珍贵良药,中医称之为“狗宝”,善治噎嗝反胃,痈疽疔疮。马的胃肠中结石称为“马宝”,也有独特的镇惊化痰熄风作用,是治疗惊癇癫狂、痰热内盛、神志昏迷的特效药。猕猴的胃及肝胆结石,称之“猴枣”或“猴丹”。这些动物的结石,均是名贵中药。

由于牛黄价值较贵,所以,古往今来,赝品殊多,或以白泥和胆汁炼合,制成圆球形,或破碎片,或以郁金、蒲黄等与胶液调和,凝结而成,骗取钱财,误人性命。那么怎样识别天然牛黄呢?牛黄多半是牛胆中的干燥结石(少数为管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的球形,或块状,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较细腻而稍有光泽,断面有排列整齐的环形层纹,重重相叠,体轻,易分层剥离。鉴别牛黄的方法很多,其简便方法有:①取牛黄粉末少许,清水湿润后,涂在指甲上能染黄色,经久不退,习称“透甲”或“挂甲”;②用针烧红刺入,即分裂成明显层状,内中有白点及清香气;③烧红的针,刺入拔出后,针上应不带黄色;④投入静止水中,可吸收水分而潮湿,但不变形不溶解;⑤味先微苦而后微甘,入口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舌尖的中医立足科学中医,







































白殿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moc.com/wahl/38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