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利胆排石的经验总结

精准祛除白癜风攻坚战 http://www.niupixuanzl.net/m/

中药排石遵循中医辨证的原理,对不同临床症状的胆结石进行分型,临床上胆结石常合并胆囊炎,并在某种诱因下诱发胆绞痛,具体分型治疗如下:

1.肝郁气滞型

主证:右上腹胀满作痛,嗳气,恶心,呕吐,食少腹胀,舌质红,舌苔白,脉弦。

治则:疏理肝气,缓急止痛,利胆排石

处方:柴胡莱菔子半夏白芍枳壳川芎香附陈皮川楝子元胡郁金栀子鸡内金大黄甘草

2.肝胆湿热型

主证:右上腹部灼热绞痛,急躁易怒,口苦,两目红赤,口苦,尿黄,甚者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发热并见黄疸,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利肝胆湿热,排石溶石

处方:柴胡龙胆草黄芩栀子车前子竹叶大黄莱菔子金钱草鸡内金茵陈藿香佩兰茯苓白术甘草

3.气滞血瘀型

主证:右上腹胀痛或刺痛局部疼痛剧烈,恶心,呕吐,舌质紫暗,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排石

处方:柴胡元胡白芍青皮枳壳莱菔子川芎郁金乌药地龙全蝎丹参败酱鸡内金甘草胆结石的预防

1.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2.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3.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健康饮食的脂肪来源,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坚果类。如核桃等。

中医治病,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先贤说得好,治病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辨证,难于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现摘录两个胆结石案例,从中可窥见中医辨证的妙处。

一、李可胆石症胆绞痛案例

公安局干部景宏元,45岁,年8月17日夜邀诊。患者剧烈右胁痛3日,县医院B超确诊为胆结石,胆囊内有大小不等之结石6个,大者如玉米粒,小者如红豆。已定手术,本人要求先服中药试治。

刻诊患者痛发正剧,便结腹胀,尿频急痛。先以针刺清泻胆经郁火,予阳陵泉透阴陵泉,行泻法,约10分钟剧痛缓解。

者嗜酒,喜食肥甘,脉滑数搏指,苔黄厚,证属湿热积久化火,胆石阻滞胆道,予清热利胆排石:柴胡25克,白芍45克,赤芍30克,枳实、郁金、滑石、海金沙、大黄各30克,黄连、栀子、木香各10克,桃仁泥、甘草各15克,川牛膝30克,乳香3克,鸡内金10克、醋元胡5克研粉冲服,芒硝15克(分冲),大叶金钱草克。煎取毫升,早晚分服,3剂。8月21日二诊:上方服后每日泻下胶粘、灼热大便2、3次,痛止。去芒硝,大黄减为10克,继服3剂。8月15日二诊:共服药6剂,B超复查,结石化为泥沙状。食纳精神已如常人。嘱每日服鸡内金粉21克,以金钱草60克煎汤分3次送服,10剂痊愈。追访至年,一切如常。

按:急性胆囊炎及胆石症胆绞痛发作,疼痛剧烈,阳陵泉为胆经下合穴,止痛效果极好。或以复方冬眠灵1支,穴位注射,效果亦好。余以上法针药并施,经治数十例急性胆囊炎,均一次治愈,无复发。胆石症有的可以彻底排除,有的仍有结石,或溶解为泥沙后再缓为排除,但经治后临床症状消失,全部免除了手术。

摘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二、祝味菊治胆结石案例

治疗胆囊结石,一般均用排石剂,如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甚则大黄、栀子、玄明粉等,以一下之后,可以排出结石,事实上,并非用此皆能获效,亦有不少病人因此而增重者。祝师治此病极多,有一张姓患者,面容憔悴而带黑色。四肢无力,肝区隐隐作痛,有时牵引后背痛,数月以来,无一日之停。遍求名医诊治,冀能减少苦痛。

某医生曰:“君患胆囊结石,已属确诊,痛则不通,不通则痛,应以排石为主。”用金钱草、鸡内金之属,毫无寸效。于是又换一医曰:“前医处方虽是,惟手段太小耳。”于前方中再加大黄、玄明粉、瓜蒌仁之类,日泻数次,甚觉萎顿,但结石未被排出。医院外科,清求手术治疗。因患者身体虚弱,暂时不能手术,应俟休力恢复,再行手术为宜。病人展转思维,毫无他法。

后经友人介绍至祝医生处医治,祝了解其全部发病经过后曰:“治病须辨证论治,要有整体观念,如仅执成方以治病,非良策也。君身体虚弱,又患有结石,余用先顾正气,佐以疏肝胆之品,可一试之。处方,黄厚附片12克(先煎),柴胡、川续断、枸杞子、枳壳、延胡索、制香附各9克,鸡血藤12克,炙草6克。先服4剂,精神较振,肝区隐痛及肩部反射疼痛均止,再服4剂,诸症悉除。

摘自《祝味菊名医类案回忆录》

一般来说,脏病阴,多虚证;腑病为阳,多实证。胆结石虽多为胆腑之病,为阳证,但亦有虚实之别。案例一为实证,故可用大柴胡汤加减治之。案例二已经多手轮治,或攻或伐,急证转为慢证,至虚,故不可再攻伐,投附子等温补本气。本气旺,诸症悉除。中医治本之理,从中可见一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moc.com/wadwh/95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