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韦洛昔
编辑丨张瑞
出品丨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
断鼻家族
十五头亚洲象组成的象群是这个初夏全中国最知名的动物明星,因其中一头断掉一截鼻子的幼象,象群被命名为“断鼻家族”。熟知的情况是,中国仅存的野生象群只生活于云南的西双版纳、临沧和普洱。换而言之,从未有象群进行长距离的北迁,北上造访过红河州、玉溪市和昆明市。但如今,它们来了。
6月2日,关于象群的新闻一波三折:先有“云南野象群一路向北,快到昆明了”,然后“野象群没进昆明,转弯了”,最终“野象群连夜进昆明”。次日,昆明市委书记作出指示:要做好象群进入昆明主城区的应急准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亚洲象群安全。
“不可能进城的”,昆明市民很是自信领导不会让大象任意而为,“昆明是省会,这么多车这么多人,不可能让大象进城的。”
象群确实没能越过滇池进入昆明城。在逗留的一周里,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每天都要投喂2吨以上的象食,试图引导大象向南行进,再每天出动60辆以上的渣土车,截断它们的北行之路。
没人能断言断鼻家族是否是因为渣土车和玉米棒而改变了向北的路线。此前指挥部也有多次这样的尝试,多以失败告终。
影响动物迁徙路线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大象来到昆明后,就遇上了阴雨绵绵的湿冷天气,海拔也上升了至少五百米,这不是它们喜欢的热带气候。或许是想告别凉丝丝的天气,断鼻家族离开昆明,重回玉溪——那天,指挥部出动了渣土车和应急车辆辆,疏散了名群众。
6月1日,亚洲象群过河继续北上,30多辆渣土车集结待命?人民视觉
“你来晚了,你要是早两天在玉溪,就能看到大象。现在看不着了。”我和象群同天到达昆明,刚出机场,出租司机就已经对我的此行做出了预言。他的玉溪朋友开车去路边看过大象,还录下了几段小视频:象群们踩着敦实的步伐,在马路上晃着鼻子,扬起一阵灰。“它们现在在料草坝附近”,料草坝是一片连绵的青山,但他告诉我,“不让过去看的。”
在料草坝,兴奋的村民等待了一天,却在傍晚时从法古甸村民那儿得知,大象已经走去法古甸那儿了,“不会来啦,”他们坐在路边大声说。
有一个村民昨天在山上望见了在水库玩水的大象,手机里的视频足以证明他所言非虚。他向一位记者开价两百元,带他去昨儿看到大象的位置——并不保证今日能看到大象。这笔私下交易被一位前来拍大象的摄影师打断。“去林子里面找大象是非常危险的,”他有过拍摄野生象群的经验,“你和大象至少保持好几百米以上的距离,要是迎面遇上,太危险了。”成年亚洲象体重在2吨到7吨不等,跑起来的速度可以到四十公里每小时,两百米的距离,飞人博尔特也跑不过亚洲象。
年,西双版纳,森林武警偶遇野象,现场气氛紧张?视觉中国
这场罕见的亚洲象北迁已经开始了十五个月。去年3月15日,16头野生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州进入普洱,缓缓北上。多数时候,象群穿梭在山林之间,偶尔闯入一些自然村落,踩坏庄稼,吃掉玉米。5月24日,断鼻家族进入玉溪市峨山县城。在人类操纵的无人机和天眼监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