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肾绞痛主要是因为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发生移动或嵌顿导致肾、输尿管平滑肌发生痉挛,管腔压力升高,管壁张力增大而引起的。典型的肾绞痛表现为腰腹部突然发作的间断性剧烈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等,发作后可见肉眼血尿,若出现泌尿系感染,则可见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急性肾绞痛是急诊常见病种,患者就诊时疼痛难忍,因此临床上需要对患者进行迅速以及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缓解患者疼痛,控制症状。
西医治疗对于急性肾绞痛的镇痛处理一般使用M型胆碱受体阻滞剂(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等)、阿片类镇痛药(哌替啶)等药物治疗。西药治疗起效快,效果明确,但临床上应用这些药物在治疗肾绞痛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如M型胆碱受体阻滞剂使用时会出现:口干、面部潮红、心悸、畏光、视物模糊、腹胀、排尿不畅、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而阿片类镇痛药则存在成瘾性的情况。
而中医在治疗急性肾绞痛也有“法宝”,不但起效快,疗效确切,还具有副作用少的优势。
法宝一:腕踝针疗法
腕踝针疗法作为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以针灸学中的皮部理论为基础不断发展而成,与经络学、现代神经系统理论有紧密联系。腕踝针疗法利用针刺腕及踝关节上方的特定区域能迅速振奋皮部、筋脉的经气,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止痛效果。经过不断地临床验证,证实对于妇科痛症、神经痛症、关节痛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的优势,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
法宝二:穴位按压止痛疗法
穴位按压止痛疗法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穴位按压治疗具有操作简易、止痛起效快、止痛效果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法宝三: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是在《黄帝内经》的针刺理论、阿是穴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治疗痛证效果尤为突出,具有镇痛迅速、疗效持久、操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浮针疗法通过针体进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并以扫散的方式连接结缔组织中的神经末梢与各种感受器,从而引发生物电化学效应,解除经脉不通的情况,再辅以患者再灌注运动,使血管舒张,局部肌肉松弛,达到止痛目的。
中医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正等待着我们去发掘。相信经过我们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一定能迸发出新的活力!
供稿:冯楚辉
责任编辑:李镓洧
校对编辑:叶美琪
初审:刘石勇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