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胃肠镜检查防癌别怕入ldqu

为什么要做胃肠镜检查呢?

目前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占据癌症的“半壁江山”,且发病率日益升高。而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常无临床症状,主要的诊断手段就是依靠胃肠镜检查。胃肠镜检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发现和观察,还可通过微创手段切除早起癌变,从而能将消化道肿瘤消灭于萌芽之前。消化道肿瘤大部分源于癌前病变,而癌变往往可以经历较长的时间,有的长达10年以上,这便给了我们可以预防和消灭的机会。但是目前我国胃癌、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明显低于欧美国家。因此,逐步普及胃肠镜筛查和推广内镜下早诊早治,是提高我国食管癌、胃癌、结肠癌早期诊断率、降低相关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早期胃癌早期直肠癌小美

有哪些人需要定期做胃镜呢?

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符合第1条和第2~6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Hp感染者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小美

又有哪些人需要定期做肠镜呢?

多数亚洲国家设定50岁为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我国5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50岁作为筛查的起始年龄。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情况,符合第1条和第2、3、4、5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年龄50~74岁,男女不限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本人有癌症史

本人有肠道腺瘤史

符合下列6项中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

科室简介

重庆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年5月,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现科室由病房和内镜中心组成,其中病房位于住院部三楼A区,拥有编制床位40张;内镜中心位于门诊部负一楼,拥有一流的内镜专家队伍和配备有国际一流的内镜设备;现科室拥有强大的医疗、技术、护理团队共计人员35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1项,承担重庆市科委课题1项,获科技进步奖一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目前科室除常规开展胃镜、结肠镜检查及13碳呼气试验外,同时开展了超声内镜(含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超声内镜引导下囊肿与脓肿的穿刺引流)、胶囊内镜,除此之外,我们对以下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

1.消化道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含EVL、EIS及组织胶粘合剂治疗、DSA下造影、栓塞等);

2.消化道早癌及进展期肿瘤诊治:包括电子胃肠镜下消化道早癌诊断(染色、放大、超声内镜检查)及治疗(含EMR、ESD、食管、结肠晚期肿瘤支架植入等);

3.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微创治疗:隧道内镜技术(TE)、内镜下肿瘤挖除术(ESE)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

4.消化性溃疡诊断及治疗(含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及治疗);

5.急性重症胰腺炎综合救治;

6.肝病诊断及治疗;

7.贲门失迟缓诊断及治疗(含扩张及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

8.功能性胃肠疾病诊断及治疗(含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等);

9.炎症性肠病、消化道结核、缺血性肠病诊断及治疗;

10.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以及各种胆胰良恶性梗阻性疾病治疗:包括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扩张术、内镜下胆总管结石碎石与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胆总管塑料支架与金属置入引流术、胰管支架置入引流术;

11.消化系疾病的血管介入诊治:肝动脉化疗栓塞、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术、部分脾脏栓塞术;

12.复杂胆道系统阻塞性疾病介入诊治:含经皮经肝胆道穿刺(PTCD)、经皮经肝胆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等;

13.消化系统肿瘤介入诊断及治疗: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介入局部灌注化疗;

重医大附三院消化内镜周末胃肠镜也开始为大家服务啦!

国庆期间消化内科仍会继续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联系

-

-

扫描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moc.com/wazz/111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