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所谓中正,即处事不偏不倚,刚正果断之意。胆主决断,是指胆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措施的功能。为什么老是犹豫,做不出正确的判断?那是因为自己没有对这件事情的把握,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因此,可知肝胆是相互依附的,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着精神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维持各腑脏直接的平衡关系,并保障气血的正常运行。胆气壮实,决断无差,使人行为果敢而正确。胆气虚馁,则虽善谋虑,而不能决断,事终难成。
大家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后被世人传为佳话。”如果当被人跟你讲前面有危险的话,相信多数人都会诶了安全起见选择绕道而行,可是武松不害怕,执意要去,凭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将老虎给打死了。
胆和其他脏腑的区别之处胆在右胁之内,附于肝,其形呈囊状,即现代称的“胆囊”,有贮存、排泄胆汁的作用。其经脉属胆络肝,两者相为表里,所以肝的疾病也会影响到胆。胆病也分虚实,虚就是不足,空虚嘛,所以胆小、犹豫都是胆虚证的表现,而出现胆实证时,又会出现什么表现呢?实证肯定是有东西堵在里面了,“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而胆又在胁肋的地方,所以就会胁痛,胆汁分泌过多就会口苦,黄疸,严重时还会有胆结石等等。如何调理胆病1、胆虚证症状:除了胆小容易受到惊吓,犹豫,还有精神差,头晕想吐,口苦,胸闷,痰多。舌苔白滑,脉小弦或细滑。治法:清胆化痰方药:安神定志丸合温胆汤加减2、胆实证症状:经常或突然出现胁痛,胸闷,老是想吐,还经常吐酸苦黄水,口干苦,伴有一下发冷一下发热的情况,眼睛变黄、全身皮肤发黄、小便也黄,而且黄色鲜明,这就是黄疸了。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而数。治法:清泻胆热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3、病案举例:肝内胆管结石陆x,男,48岁,工人。患者干3年前即感右上腹撑胀,肝区时痛,曾多次作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半月前又感右上腹胀痛,并逐渐加重,大便干结,小便微黄。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弦。B超提示:肝左前叶见0.2x0.4mr大小增强光团,伴声影。诊断:肝内胆管结石。检查:一般情况可,腹软,肝脾(一),莫菲氏征(土)。治拟清热利胆,软坚化石。处方:金钱草、海金砂、广郁金各15克、炮甲片各12克,皂刺9克,生牡蝎30克,大黄6克,砂仁8克(后下),枳实10克,牛膝20克。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服上药32剂后除仍感腹胀外,余无明显不适。B超提示:肝(一),胆夹壁毛糙,余(一)。诊断:慢性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已消失。后用半夏泻心汤化裁调治,腹胀痊愈。敲打胆经的好处胆经,即足少阳胆经,中医有“少阳为枢”的说法,胆经循行于人体头、身侧面,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能够帮助调节各脏腑功能,是十二经脉系统中重要的部分。
常用的胆经保健穴位有肩井穴、风池穴、阳陵泉等等,一般早上起床后,胆经循行的八点到九点,可以沿着大腿外侧敲打,这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胆道的病变,同时能够改善胃肠功能。
此外,中医防治任何疾病都讲究阴平阳秘,即保持阴阳动态平衡。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注意起居有常,顺应四时,做到三餐规律,营养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进行定期体检,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尽可能远离胆道疾病。
附:足少阳胆经详解中里巴人经络穴位讲解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并作适当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
推荐阅读:
最全肌肉起止点附图详解-推拿学习必备人体骨骼详解-推拿学习必看取穴精髓——五腧穴体系与治疗功用带你了解人体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人体十二经络、任督二脉经络穴位及针灸取穴轻松学习道破种疾病的根源——大多数病都是情绪病学校简介苏州明灯针灸推拿培训学校,由程明灯校长于年创办于苏州。是苏州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专业培养高级推拿理疗师(按摩师)。具有国际信息化人才资格认证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