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孕事
摘
水是生命之源,对孩子亦是如此!
你会监督孩子喝水吗?
水,是生命之源啊,得好好让孩子喝啊!
我就非常关心孩子喝水这个问题,只要出门遛娃,都得让娃自己背上水壶,小孩子朝气蓬勃的,活动量大,出汗又多,特别是夏天,这水得喝够啊!
特别是最近刷到一条新闻说,湖北一个3岁的小男孩(辰辰),竟因为每天喝水少,患上了胆结石,真是不可思议,这结石也越来越低龄化了,这水还是得让孩子们好好喝起来啊。
来自湖北的辰辰一向都很乖巧,特招人喜欢,可最近总喊着肚子疼,还吐黄水。
医院急诊一查,结果让人震惊,辰辰竟患上了胆囊结石。
这个诊断让一家人都很不解,这种中老年人才得的病,辰辰才3岁,怎么会得呢?
医生从辰辰的外婆口中得知,3岁的辰辰饮食都还正常,但有个最大的毛病怎么都改不掉。
外婆说:“他就是不爱喝水,一天难得喝一杯水……”
其实早点半年前,辰辰就喊过肚子疼,但没引起家人的重视,没想到,就在5月30号,辰辰的妈妈突然接到了幼儿园老师的电话。
幼儿园老师说辰辰的肚子疼,我们就把他接回家了,回家后也还好,但到了晚上11点,就疼得不行了,医院检查,说有胆结石,有黄豆大。
因为辰辰较小,医院通过很多重量级的专家一起联合会诊才决定了一个最保险的方案。好在手术一切顺利。
医生表示:“之前也给过4、5岁,7、8岁孩子做过胆结石手术,但这个3岁零四个月的辰辰,是我做的最小年龄的胆结石手术。”
那么,为什么才三岁的辰辰会得胆结石呢?
医生介绍:“像辰辰,不上学的时候他就赖床,不吃早餐,而且平时晚上和爸妈一起吃饭也吃得比较多比较好,再加上平时他也很少喝水,这样饮食不规律,遇到好吃的东西暴饮暴食,又不爱喝水的情况,就比较容易患结石。”
医生也提醒家长们,盲目给孩子补钙,吃饭不规律,偏食挑食,喜欢吃鱼肉,不喜欢吃粗粮蔬菜等,都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一定要孩子喝足够的水,这样加上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能让孩子远离结石病。(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06-12)
喝少了水,真的会导致胆结石吗?
并不是所有喝水少的人都会得结石,但高糖,高脂肪,运动少,喝水少的人患胆结石的风险更高,辰辰就是不好的饮食习惯,加上长时间喝水量不够,导致了胆结石。
胆结石实际上是身体胆汁制造过程中留下的胆固醇沉积物组成的,人每天在肝脏中制造大约三杯胆汁,其储存在胆囊中,最终释放到小肠中以帮助消化,特别是脂肪的分解。然而,当胆固醇浓度很高时,可以形成结石。
而健康的饮食,加上每天喝足够的水,可以降低胆结石的风险,水分有助于保持胆汁分泌顺畅,肝脏中足够的水是胆汁的关键。除了胆汁,纯净水还可以帮助将胆固醇排出体外。所以,喝一些水,保持这些汁液流动,可以维持胆囊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事实上,身体缺水不仅仅是会加大结石的风险,还会给孩子带来别的伤害,如最常见的脱水!
当身体中没有足够的液体使其保持正常工作时,还会发生脱水。
幼儿和婴儿比成人更容易脱水。让孩子保持水分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尤其是当他们身体不适时。
我们都知道,成年人的平均水分超过60%,幼儿平均水分在80%以上,大脑和心脏的水分接近四分之三,过度脱水会导致很严重的健康问题,轻微的脱水也会引起问题,包括头痛,烦躁,身体表现较差,认知能力下降。这意味着小学生可能会烦躁或者很难集中精力学习。
如果孩子看起来精神很好,但拒绝喝水,你得找到方法让孩子喝水。
如果孩子看起来精神不好或者是已经生病了,那么不喝水就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如果孩子有脱水的迹象,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或是马上就医,这些孩子脱水的症状家长都要了解一下:
如果孩子轻微脱水,他们可能会出现:
●头晕或眩晕
●恶心、头痛
●尿液呈暗黄色或棕色(小便)-尿液应为淡黄色
●减少湿尿布或尿布不像往常那么湿;
●或者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就不会那么经常上厕所了
●嘴唇、舌头、嘴巴或喉咙干燥。
如果孩子严重脱水,他们可能会出现:
●非常渴
●昏昏欲睡,精神很差
●脸色苍白,眼睛凹陷,哭泣时可能没有眼泪
●寒冷——尤其是他们的手或脚
●呼吸比平时快,心率也快
●易怒、困倦或困惑
轻度脱水的最佳治疗方法是让孩子饮水更多的液体,如果孩子出现严重脱水的迹象,则需要立即就医。
孩子每天需要喝多少水才能满足身体所需?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需求。
对于0-6月龄的宝宝:
这个阶段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特殊的医疗情况除外。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额外的水,因为母乳中80%以上是水,这已经提供了婴儿每天所需的水分。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也会在配方奶的帮助下保持水分。
只要孩子每天喝够了奶量,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不需要额外喝水。
不建议给六个月前给宝宝喝水的原因是:
●宝宝的胃很小,喝水会让宝宝吃饱,让他们对喝奶不那么感兴趣。这实际上可能导致体重减轻和胆红素水平升高。
●给新生儿提供水可能会导致水中毒,这会稀释婴儿体内的其他营养水平。
●过多的水会导致肾脏排出电解质,包括钠,从而导致失衡。
对于6-12个月的宝宝:
当宝宝可以引入固体食物时,就可以给宝宝喝水了,这个阶段的宝宝每天需要大概ml的水。
医院(CHOP)的数据,一旦引入固体食物,婴儿的奶量摄入量就会从每天的ml减少到ml。母乳喝配方奶仍然是孩子的主食,母乳和配方奶能给孩子提供至少日常所需一半的水分,还有辅食也能提供一些水分,如水果,蔬菜等。
如果有足够的配方奶或母乳摄入,宝宝的辅食也添加的很顺利,那么孩子在24小时内只需要少量的补充水就可以了,不超过50-ml。
让宝宝学会用吸管杯喝水,宝宝越大越活跃,某些时候,给宝宝稍微多喝点水也是可以的。
对于1岁及以上的宝宝:
这个阶段的孩子,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量会减少,理想情况下每天最多ml。
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早中晚餐,同时还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食物,由于孩子活动增加,母乳或配方奶摄入量减少,以及各种食物的摄入量,水的摄入量自然会增加。
医院建议:1岁的孩子每天应喝-ml左右的水。
因为日常的奶量加上宝宝日常吃的食物,已经为孩子提供了至少四分之三的水分。这个阶段的宝宝每天所需的水分在1ml左右。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这个阶段的孩子补充-ml左右的水分就可以。
这个分量每年都在增加,大一点的孩子喝水的量应该与们的年龄相对应,例如,一个两岁的孩子每天应该喝ml左右的水。
保持水分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有适当的肠道运动和补充任何流失的液体。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喝够了水?是不是缺水呢?
教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观察宝宝尿液的颜色,次数和味道。
正常尿液的颜色应该是淡黄色的(早晨那一次尿尿颜色偏黄正常),每天至少排尿6次左右,尿液没有很重的异味。
如果以上三点都达标,那说明宝宝每天所喝的水是足够的。不需要担心孩子会缺水。
如果宝宝尿液偏黄,排尿次数也少,那说明孩子要喝水了!
可能很多家长会说,大家都知道要多喝水,但孩子就是不爱喝水怎么办?
家有不爱喝水的娃其实是挺让人头疼的,虽然我没体验过,但身边有不少朋友,喊娃喝水那是连哄带骗的,很多小朋友是不渴到极限那是绝对不会主动喊喝水的!
但水又对孩子的健康特别重要,不仅可以补水,还可以帮助调节体温,帮助预防便秘喝尿路感染,但如果孩子不喜欢喝水怎么办呢?来试试这些方法吧!
1、从一开始就让宝宝喝纯水,不要加入果汁和饮料,这样宝宝会更容易接受水的味道,反之如果宝宝习惯了有果汁和饮料的味道,想让他们喝纯水就更难了。
2、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确保孩子可以看到大人喝水。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超强,所以给他们树立了一个积极的榜样很重要。等孩子大点,家长们还可以告诉孩子喝水的重要性。
3、经常给孩子递上水杯。孩子经常说不渴,但当给孩子水杯时,很多孩子都会喝上一口,如果孩子刚好渴了,可能还会喝的更多,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渴了喝了水的感觉,会让孩子更容易养成自主喝水的习惯。
4、给宝宝准备一个有趣可爱的杯子。让这个杯子只用来喝水,让宝宝参与到选杯子的过程中来,甚至可以让宝宝自己来装饰杯子,一个让宝宝喜爱的杯子可以促进宝宝喝水的欲望。
5、把水杯放在宝宝够得着的地方。把宝宝的水杯放在她随时随地都拿得到的地方,这样,当她口渴的时候,她就会看到水杯了,不要给孩子提供果汁和饮料,让水成为她唯一的选择。
6、外出门带上水杯。户外活动往往活动量更大,出汗量很多,消耗的水分更多,及时的提醒宝宝补充水份。
7、制作一个饮水奖励表。所有人都喜欢被称赞,宝宝也是如此,鼓励孩子的每一次喝水,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喝水的好习惯。
8、只有在特殊场合才给饮料和果汁。1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喝果汁喝饮料,当宝宝大点时,可以给宝宝喝点稀释的果汁,四分之三的水,四分之一的果汁,不要把果汁当成水分的主要来源,只在特殊场合才给。
9、让你的孩子知道水对枯萎的植物有多重要。让他们看看植物浇水后的不同之处,让他们明白水对生命的意义。
还有这些宝宝喝水小贴士家长们要注意哦:
1、经过大量的身体活动或运动后,很容易出现脱水,及时给孩子补充水份,水要慢慢喝,短时间喝大量的水可能会导致水中毒。
2、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要适当多给孩子补充水份,再次提醒,水要慢慢喝。
3、不要等到孩子渴了再喝水,已经口渴的情况下说明孩子已经脱水了。
4、可以通过给予口服补液或水来在家中治疗轻度脱水。不要喝含糖量高的饮料。
5、如果孩子出现严重脱水症状,要及时就医,症状在上面的内容里有写到。
6、运动饮料不建议用于补水,因为通常含糖量高。高糖饮料会使脱水更加严重。在运动期间,儿童可以喝水或口服补液。
7、确保孩子每天喝足够的水可以帮助防止脱水。在炎热的天气,运动中和运动后以及生病期间提供额外的饮用水是特别重要的。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