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肿瘤肝胆科成功手术救治腹部

近日,医院肿瘤肝胆科医师团队成功为一名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痊愈出院。此次手术标志着医院肿瘤肝胆科在疑难外科手术中再次取得突破,在疑难肿瘤领域及大血管置换修补技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患者为一名52岁的女性,1年前在健康体检时发现腹膜后占位性病变,医院就诊后,予以保守治疗。1个月前,患者在腹壁能够触摸到包块,医院就诊,在影像学检查后,发现肿物增大到直径约mm。该患医院就诊后,医生考虑手术风险大,建议患者到医院救治。

9月3日,医院就诊,影像学检查后发现肿瘤大小mm×mm×95mm,邻旁下腔静脉紧贴肿瘤,腹主动脉及髂外动脉均与肿瘤有丰富血供联系,且肿瘤临近肾上腺。医生初步判断,如果肿瘤继续生长,或肿瘤出现破裂可能都会导致患者死亡。

对此,医院立即组织专家对病情进行讨论。随后在肿瘤肝胆科主任孙志为带领下,团队成员费振浩、马韶博、赵龙医师,立即分析病情,动员全院相关科室力量为患者进一步诊断及评价手术可行方案。

9月11日,由孙志为主任主刀,该团队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手术中,因肿瘤巨大且位置特殊,有血管危象,所以选择经腹直肌前入路进入腹腔。剥离肿瘤与肾上腺连接,分离腹腔黏连及周围组织,断离供血血管。因发现肿瘤生长侵及下腔静脉壁,在切除侵犯部分后,医生对其下腔静脉进行了修补。

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不到ml。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提示,该肿瘤为平滑肌肉瘤(恶性)。

该患者术后经相关治疗后,根治性痊愈出院。

本次手术难点:

1.肿瘤生长特点:肿瘤位于右侧腹膜后腔,邻近泌尿系统、肾上腺及下腔静脉。加之肿瘤巨大,已侵犯邻旁器官。平滑肌肉瘤是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可发生于全身所有软组织,因此位置不固定,肿瘤生长部位的偶然性决定了手术的风险程度。

2.肿瘤侵犯下腔:下腔静脉为人体内最大的静脉干,平均直径30mm,其收集了所有腹腔、盆腔和下肢的静脉血。一旦发生破裂并无法有效止血时,人体将在数秒内出血死亡。此病例如患者肿瘤继续生长可自然导致下腔静脉破裂。医院如不具备血管危象探查,血管修补,血管置换等技术将无法救治病人,强行手术将导致患者死亡。

3.肿瘤位于肾上腺旁: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有重要作用,轻微的肾上腺激素改变都会对人体的血压、心率乃至全身所有器官产生影响,围手术期一旦出现并发症,将严重危及患者,甚至可导致死亡。此病例肿瘤已生长至右侧肾上腺,医院的整体实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麻醉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对病人的术评估,术中管理和术后治疗。手术过程中,完整地剥离肿瘤且避损伤肾上腺将是手术团队的巨大挑战。

手术专家介绍:

孙志为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院肿瘤肝胆科主任医师

■国家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

■博士/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专项专家,云岭名医,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家,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中心肝胆外科专家委员会云南分会主委、云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功能与脾外科学组组长,云南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云南省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普通外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医院肿瘤肝胆科特色:

1.各种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精准肝切除手术;

2.进展期肝癌、结直肠癌多发转移的“ALPPS”手术;

3.高位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R0切除);

4.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及内镜取石治疗;

5.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6.胰腺癌的根治性手术(包括血管重建);

7.疑难复杂的胆道病变的手术治疗,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

8.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有手术指征的各种手术治疗;

9.微创外科:经脐单孔腹腔镜腹部外科手术(包括肝、胆、胰脾及胃肠切除手术),全腹腔镜下行左半肝,右半肝,肝中叶切除术,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胃结肠肿瘤根治术等;

10.晚期胆管癌和胰腺癌的胆道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手术等。

供稿、图片:肿瘤肝胆科马韶博

编辑:张莹

审核:苏发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fmoc.com/wahl/100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