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长短指代由生到死的这个过程,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生命的质量指代生命自由度和维度的变化,这是一个变量的过程。
站在全息的整体观看待世界,宇宙空间是由二元变化,由阴阳开始的。有了阴阳的概念,就有了感召,有了感应。例如:植物都喜欢太阳,跟着太阳跑,大树的年轮就是太阳的“像和模样”。动物都喜欢月亮,多数动物都在夜间行动,月圆之夜它们非常欢悦。人是百兽之长,喜欢月亮,也有太阳的归属,人的眼睛就是太阳的“像”,眼睛主“木”系统,代表春天,代表“肝”。
一年有四季,春夏代表阳,秋冬代表阴。从四季的变化中“春、夏、秋、冬”可以分为“生、长、收、藏”四部分。我们在什么时候该生,什么时候该长,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藏,都要跟着天地的规律来。
春夏秋冬,一天的时间也可以代表,一年的时间也可以代表,一个月的时间也可以代表,甚至人的一生都有春夏秋冬的表达。“春”代表生机,“夏”代表极致的长大(或者很丰满的外在)。“秋”代表收,“冬”代表藏。对应这个关系,人就在这样的关系中效仿天地四季变化的规律。谁用得更好,谁用得更灵活,谁用得更细致,谁用得更贴合,跟自然之间的关系越贴合,谁就“活”的越好,生命质量的维度和自由度就越高。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要想“活”好,就别做“逆”春气的事。
春天的“像”是什么?阳气回升,春暖花开。如果在春天,你杀气腾腾,就是“逆”春气的表现。我们效仿天地,春天要“养肝护肝”做到肝气至柔,其气温暖柔和,是为“相应”。
01
春天我们要怎么穿?
老百姓常说“春捂秋冻”,为什么要春捂?你看春天农民种地都要“盖地膜”,给春天发芽的蔬菜、植物穿一件“保暖内衣”,以防来个倒春寒,刚发芽的植物、蔬菜一下全冻死了。所以春天如果你还全身怕冷、摸上去冰凉,那就要注意了。春天我们要“保暖”,不要着凉。02
春天我们要怎么吃?
春天是主生发的,我们的饮食也应该要吃些辛辣或是辛凉、发散的食物,不要吃酸的(酸主收涩,抑制肝气的生发),也不适合喝“果汁”,果汁原本应该是秋天喝的,春天不是喝果汁的季节。我们可以吃些芽类植物,例如:豆芽、春笋、香椿芽、韭菜、蒲公英等。03
春天我们要怎么运动?
春天是阳气刚刚来临、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应该过于开放,过于激烈地去奔跑。《黄帝内经》言:春天要“广步于庭”,什么叫广步于庭?就是大步走,散步。你非要“跑”,这么做就叫“逆春气”,结果就是压抑了肝胆的生发之气。胆气生发不起来,被压抑以后,胆汁就会分泌不畅,人就容易得胆结石。04
春天我们要怎么调节情志?
“使志不怒”。春天万物萌动,是“发情”的季节。这个季节人就不应该压抑自己,不要过分的克制自己。夫妻之间、情侣之间需要“示爱”,同事之间、上下级也要多“交流沟通”。胆里面本来是储存着胆汁的,当胆汁需要被排到消化道去消化食物时,人突然用意识或者是用强大的压力,包括生气,把它给控制住了,不让它排出去,就会伤害肝胆。我们常说“恨由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人在发怒的时候,肝其实是在突然高强度地工作。
患有胆结石的人,往往都是隐忍不发的“好人”,他不愿意伤害别人,最后就伤到了自己。把很多不好的情绪、情感深深埋在心里,形成了一个个结(女性的乳腺增生、结节,子宫肌瘤都是这么来的),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一个个隐患,最后爆发出一场大病。
春季要“疏肝理气”。肝如果分泌胆汁的能力下降,胆排泄胆汁的能力又减弱,胆汁长期在那儿沉淀,就形成了结石。先表现为胆结石,结石累积多了,胆管内就出现了结石,甚至肝管内也会出现。这就是压抑太过了,由胆伤到了肝。
05
肝胆是一对“欢喜冤家”
我们常说“肝胆相照”。肝和胆谁重要?切了胆,只要肝还在,人就还能活,但肝没了,人基本上就不能存活了。
中医的六经传变,指出“所有脏的问题,是由腑传变而来”。例如:“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排便不畅,最终伤害的是“肺”。“肝与胆相表里”,肝无痛觉神经,从来不会喊痛,但胆囊会痛。有胆在,肝幸存的几率就会更大,所以说它们俩是互相照应的,而且有时候胆起了保护肝的作用,所以胆囊不能随便切除。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人活这一辈子,生命的长短和质量真的取决于春天。所以人还是别太扭曲自己,要得善终的话,就要气脉常通、让肝胆之气调达、舒展,保持肝胆排毒通道畅通。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